第106章 太吉尔正确了
当天晚上,《华商报》的采访稿就被发到了网上。
程好一连刷了好几遍,边看边傻乐。
两天后。
《南周》在文化版头条刊登了一条新闻。
【底层叙事登陆国际:《小偷家族》的伦理追问与戛纳野心】
看到这条新闻,沈良很想跑到《南周》编辑部好好问一问,能不能好好写?
能不能好好写?
瞧瞧写的那些东西,是我说过的话吗?
什么‘小偷哲学,在规则之外寻找人的生存尊严’、‘镜头对准伤疤是一种冒犯的话,那假装伤疤不存在又是什么?’
还有,手是穷人的工具,也是他们的武器,偷窃、拥抱、埋葬,所有生与死都在这双手上完成。
踏马的!
这都不是断章取义的问题了!
自己就没说过那些话!
那是你自己想说的话吧?
踏马的!
张瑜是吧?
拉黑!
“诶,你生什么气啊?”
眼见沈良气的咬牙切齿,程好瞥了一眼报纸。
“这不是写的挺好的吗?”
“……”
沈良回过神来,差点被气昏了头。
忘了这年头的人喜欢这一套。
动不动酒要反思。
就这样的,还算好的,
什么和尚派,更加过分。
沈良十来岁时在央妈看到这个片子,当时被唬的一愣一愣的。
这部片子不知道影响了多少人。
从那之后,诸如华夏人发明了火药,却只用来制作焰火之类的论调,流行一时。
踏马的。
是国外没有烟,还是怎么了?
狗屁点事,都得反思一下。
不反思不是华夏人。
“我是气他们胡编乱造,我压根没说过那些话。”
接着,沈良跟程好简单的解释了一遍。
“呃。”
程好惊诧道:“这也太过分吧?”
“算了,不说这个了,越说越气,反正以后我把他们拉黑了就是。”
沈良只恨现在没有博客、微博、斗音,不然的话,他高低得把录像发出去,然后逐字逐句批驳一下这篇稿子。
正因为普通人发声的渠道太少,这些言论才会大行其道。
当然。
也不是所有人都这样,但,借着传统媒体的影响力,那一小撮别有用心,却能发出几十倍、上百倍的声量。
接下来几天,沈良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