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肯定是抒情没过到瘾,一贯滔滔不绝给打了岔,发挥就没那么好。
主要是让卫东不受他忽悠。
这慷慨激昂的效果就大打折扣。
顿了顿选择说真话:“从我们去到沪海,无论是招待所还是交流大会,只要听说我们来自商州,无一例外都会问起你。”
甚至表情都是无可奈何:“我最终能得到一次公开讲话的机会,也是顶着你的合作伙伴名义登台,第二天的沪海报纸上也是刊登你的名字,你现在的改革先锋名声天下无人不晓,所有的光环都集中在你头上了。”
光环哥很吃惊:“我怎么不知道,电视、报纸上不是没有出现我的名字吗?”
尤启立用很复杂的眼神看他,不知道是恨铁不成钢,还是这机会不给我。
好几秒才说:“你不知道有个叫内参的东西吗,内部参考消息,机关内部传阅的重点政策信息,你的名字这段时间非常密集的出现在内参上。”
让卫东好歹也是体制内的老保安,一提醒就哦哦哦:“普通人看的《参考消息》都是过滤之后的普通国际国内新闻,内参往往才是各级参阅的重点,我忘了。”
他是真忘了,进入电脑时代、手机时代,这玩意儿就没那么神奇的威力。
但在七八十年代,这是各地查看风向标的重要渠道。
的确不会对外公开发布。
尤启立是真的无可奈何:“我上次就是由内参得到了zy办公厅的点名2,谁知道这次……你怎么就完全没有利用上呢,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局势!”
本来他在看守所跟老领导拉扯
让卫东也不笑了:“所以你加入我,就是想用我这份名气热度?”
尤启立肯定不会把让卫东当傻子:“你先听听看我这次在沪海敲定的几个意向性协议。”
让卫东欣然的洗耳恭听。
“我这次在沪海看到冶矿机械研究所在国外产品基础上,研制出来一种高层施工电梯,在现有全国各地大搞建设的情况下,这种电梯大有作为,因为我预测未来会有大量的高楼……”
让卫东心头暗暗点个赞,尼玛老子都没想起这,你是真的有眼光!
就是那种固定在楼侧的铁笼子,后世在各种工地小视频都能看见吧。
在普通大楼建设大多没超过八层,没多少城市建筑有电梯的84年,很少有人会想到高楼施工的时候其实已经很需要电梯。
甚至包括让卫东自己正在建设的厂区大楼,接下来的宿舍楼,多栋十多层以上小区楼,商州的八层食品厂大楼,市中心的流金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