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的老保安看她真的就是小姑娘那么可爱:“一般是植物油,猪油的少,这里都是因为西二街才搞,但只要没有外销渠道,全国各地都能建县级小肥皂厂,所以肯定做不大。”
董雪莹点头:“还是你懂得多,玻璃厂,老尤二十来岁时候在这里上班,他也是考上大学,说他成分不好,没允许读,就进玻璃厂,然后跟人天天研究马列搞辩论,说了些不该说的话,第一次就从厂里被抓走,自然也就被除名了。”
让卫东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如果以后我被抓,你们还是要记得奔走来救我。”
本来是开玩笑,董雪莹却紧张了下咬住嘴皮坚定:“抓我,我来顶罪名!”
让卫东调笑:“怎么,又想生娃了?”
董雪莹却不笑:“我不怕,有你跟小晴能照顾小蝶,我没什么可怕的,这里面有担名字的我来。”
让卫东伸手拍拍她胳膊:“夫妻同心的,我舍不得你吃苦,更不会让你受穷,这局面可不是写了你的名字,就不会放过我……下午我就试试看改委会主任的威力有多大,先用你们食品厂股东的名义把那栋大楼申请下来动工开建,也不用多高,六七层就够了,节约点不用装电梯。”
食品厂的大股东是让卫东他奶奶的名字,占了近六成,董雪莹三成,李二凤一成,丁海峰他老婆象征性的零点几。
但这厂子修了大楼概念就不同了:“食品厂的厂区是租的,大集体属于工业局,但楼是公司的,就像你家的房,地是国家的,但地皮上的房是解放前就修好的,得还给你,我们也按这个办,不争论地皮所有权,先把房修起来办事。”
董雪莹跟着适应游戏规则:“这边也是这样?推了,然后地是国家的,房子属于谁谁谁?”
让卫东嗯:“以我们现在卫生巾、照相机的盈利能力,在这里修几栋房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修来做什么?”
董雪莹都忍不住回头看:“早知道我们把食品厂建这边来?”
让卫东笑:“不着急,没准儿某一天,我们能把西二街全都收了,自家慢慢打造。”
任何人说这话肯定都会被嘲笑痴心妄想,那可是一堆古色古香的洋楼,还有各种外贸厂组成的街道。
谁敢这么大的口气。
但在董雪莹眼里就是真的可以,反而多看了眼,嘴角动动没说话。
其实也就再加上火柴厂,这几个都有点看不到效益的厂子规模都不大,再往前就是越来越稀疏的公社分布,因为山地原因,农田都不多。
各种路边脏兮兮的平房、瓦棚,居民区也不多,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