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反而都是落井下石。
因为这样才能利益最大化的拿捏住我们。
所以从熊猫的境况推导开来,只会不寒而栗!
连续近一周的系列报道。到最后的熊猫事件盘点已经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
三个阶段各有侧重点,但核心都是呼吁大力推动改革步伐,放开思想搞活经济。
前两部分都有正反面对比,最后熊猫这里只做中外对比。
但是光提到自然灾害四个字,前些年刚体会过的所有人都会感到危机感飙升。
于松海已经说得很含蓄了,可往后几十年,几代人都会留下的饥饿意识,舍不得浪费任何粮食的心态,就是从这些年开始刻进骨子里的。
因为解昉前解决的是从乱世活下来,等稳定下来就要吃饱穿暖了。
不能再让危险重演。
光是看到这里,让卫东也觉得肚子咕咕叫。
老让进出忙碌看见,啧啧揶揄:“高中毕业就觉得自己是学问人了?成天拿着报纸坐在旮旯看,有本事你去读个大学再看书看报!”
农村人就讲究个不闲着,随时聊天都得掰苞米、摘猪草。
让卫东以前没爪子,在哪都能呆坐角落习惯了。
听见哑然失笑的起身:“唉,我在外面跑呢,你要嫌我不着家,不如回来跟你卖麻辣烫,真呆在家里又横竖不顺眼,得得得,我还是出门去吧。”
老让看儿子登上卡车开走了,才小小给自己嘴上一巴掌,咋就这么不会说话呢。
过去给忙碌的老婆说了,又得几个大巴掌。
确认邮电器材厂已经展开“研发”逆向设计,尽快出成果,让卫东留了俩小伙子睡西山厂省城办事处隔壁的塑料厂库房,给蓉都销售工作打下手搬东西。
带着狗蛋他们回江州来。
本打算陪陪父母再回商州蹲着,但董雪莹在电话里说目前一切照旧,老尤他们就像被遗忘了似的,所以他回去还不如在江州、省城捣鼓点更多动静,看能不能围个哪里救救尤。
让卫东也有点束手无策,他回来第一时间已经去了那个江州工业品贸易中心。
可只一眼就知道没戏。
典型的官方工程,崭新的七层还是临时刷的水泥墙大楼,匆忙上路的感觉很重。
挂满标语,到处都透着面子活儿的感受。
用来上新闻,上报纸还行。
里面每层楼对应百货、针织服装、五金等七个交易厅。
然后由商业局相关部门来坐镇每个门类,接待全国各地厂商、百货公司,也就是可以面对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