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国带着两千步卒当即出了梁县,不过,李定国并没有选择径直的向阳城,而是向西绕行,然后才向着继续向阳城方向奔袭,他需要错开杀往梁县的汉军骑兵队伍,同时奔袭中,也要撒出斥候,随时查验前方情况,一但暴露,那么也是全军覆没之危。
若是说之前从梁县到阳城的距离是一百三十里。
那么,李定国绕行之后,最起码达到了一百六、七十里,再加上全军负重,因此,全军行进的速度并不快。
不过,尽管如此,两千精壮也是皆咬牙,穿着皮甲,背负武器、行囊一路沉默快速前进着。
只有三日口粮,若是此战不能胜,便会陷入缺粮之危。
可以说,李定国这破釜沉舟之心,也让两千步卒激起了巨大的求生欲。
踏踏踏~
凌乱且快速的脚步声在小道路中响起。
李定国也背着东西,冲在了队伍最前面,让士卒皆能够看到他的身影。
此时,李定国心情却并不轻松,就算到了阳城,大军还要面对对方留守的大军,那也是一股不弱的力量,他们能打的过吗?
………
轰隆隆~
在距离梁县城不过五十里的官道上,一支浩浩荡荡的骑兵,快速行进在官道上,掀起阵阵烟尘。
骑兵旗帜上书“皇甫”,不是别人,正是皇甫嵩率领的三河骑兵。
奔袭一阵后,骑兵停下休息,曹操对皇甫嵩递过去水袋,笑道:
“左中郎将当真目光敏锐,一眼便看出了叛军致命弱点,只要截断叛军后路,那么,只要守好伊阙关、大谷关,这十余万叛军便是瓮中之鳖。”
曹操对皇甫嵩敬佩道。
在皇甫嵩安排好伊阙关、大谷关的守军后,便直接带着三河骑兵从轘辕关出来,绕道了颍川直击起义军的后方。
这在曹操看来就颇为玄妙。
因为骑兵速度快,就算是叛军发现了,也来不及撤出广成关便被他们给堵住了。
此时,曹操都感觉自己一方将一战覆没十余万叛军,而名震天下了。
这让曹操很是敬佩皇甫嵩战争目光的犀利,会把握战机。
他这还什么都没有干呢,便跟着皇甫嵩混了大功劳?
皇甫嵩听着曹操恭维的话,脸上也是露出了笑容,摇头道:
“叛军只知道一路拼杀前进,在我们出轘辕关时,就已经得到了消息,十余万叛军浩浩荡荡都快杀到了伊阙关、大谷关下了。完全没有警惕性,没有步步为营稳扎稳打,这符合叛军特性。”
“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