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起身,有些手足无措。他低着头,不敢看蒋庆之,“见过伯爷。”
“是何事?”蒋庆之问。
莫展站在他的左侧,孙重楼在右侧,蒋庆之确信,就算是天下第一高手来了,也休想能刺杀自己。
老大低着头,“我爹说了,村里来的那支商队不对劲,他们吃的饭团和倭寇一样,还有海腥味,那些人闷嘴葫芦般的不说话,不像是商人……眼神也不对劲……”
老大说的有些凌乱,但已经足够了。
蒋庆之又问了些情况,随即吩咐道:“给他弄些热乎的吃食,对了,可能继续赶路?”
老大用力点头,“还能走几个来回。”
蒋庆之莞尔,“那就辛苦一趟。”
他回到后面,陈铮还在沉思……对于这个年岁的老人来说,死亡是最大的威胁,活着的意义能支撑他们在浑身病痛的晚年坚持活下去。
“地方村正发现了倭寇。”蒋庆之一开口,徐渭就霍然起身,“守城的官兵靠不住了。”
这反应……景王点头,“大股倭寇能深入到松江府,必然有人带路。”
老四是真不错,蒋庆之发现陈铮正饶有兴趣的看着自己,显然是想看看自己对景王的态度。
夺嫡夺嫡,夺的是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作为皇子师,作为皇子的长辈,你蒋庆之夹在两个皇子之间,如何自处?
陈铮觉得换了自己都会头痛。
他干咳一声,“景王该去读书了。”
这个借口太拙劣,蒋庆之甚至觉得老头儿是故意的。
本想参与此次谋划的景王走了,书房内就蒋庆之、陈铮、徐渭三人。
陈铮问:“两个皇子你更看好谁?”
徐渭叹息,“陈公,伯爷不参与此事。”
“他是皇子师,也是长辈。新政之争会延续许多年……新帝的态度至关重要。”老头儿竟然不避讳帝王生死的话题,大胆如徐渭也只能自叹不如。
“站队是为了牟利,我为何要站队呢?”蒋庆之淡淡的道:“至于什么新帝,什么新政。那是大势。大势在我,那么水到渠成。大势不在我,就算我削尖了脑袋去迎奉也无济于事。”
“大势……”陈铮想到了当初嘉靖帝刚登基时的大势,“当下的大势你以为在何方?”
“在我。”
“大明说是朱氏的天下,其实从成祖之后,便是儒家的天下。当下儒家依旧笼罩着大明,你凭何说大势在新政?”
老头儿南下可不是来玩耍的,其实,他再度出山也并非是贪慕名利,而是嘉靖帝令人传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