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多年后大势的看法。在老师看来,当下,以及此后的百年,乃至于数百年内,乃是大争之世。”
“大争之世?”
“是。就类同于春秋时。”
“春秋无义战,诸侯互相攻伐……”“对。老师认为,随着航海手段的不断提升,世人会去探索这个世界。西方有强大的异族,北方,南方,东方……海外有无数无主的土地,肥沃而荒凉。还有无数矿产无人发现……”
“这是……”
“地理。这一课是老师亲授,我传授给了孩子们。王先生是用大明人的眼光去看世界,觉着那些异族也会和大明一般与邻为善。
王先生想想倭国,想想北方那些异族……千年了,这些异族对大明的觊觎从未停止过。西方那些强大异族也是如此,当年发生在广州外海的两次海战便是他们的试探。”
周夏看着老师上马,想到了自己从老师那里学到的知识,不禁说:“老师学究天人,早早就发现了这些危机。故而老师对学生们提出了一个要求,那便是……”
周夏沉声道,“我墨家子弟,上马当能杀敌,下马便能治理一方!文,能彬彬有礼,令客人宾至如归。武,能令敌人胆寒!”
王庭相这才恍然大悟,他看着蒋庆之远去的身影,喃喃道:“大争之世吗?那么,这个大明拿什么来争?”
距离墨家基地三里开外的一个地方,有几座小山,进去后,里面有一片空地。
空地前面是一片小树林。
“此地甚好。”蒋庆之说。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徐阶走到了吕嵩身边,昨日二人不欢而散,回去后徐阶想了许久,令人传话,说吕嵩顾大局。
无论如何,都不能把吕嵩推到新政那边去。
“吕尚书以为蒋庆之此举为何?”
吕嵩没回头,“墨家擅机械之术,这是公论。燧发枪击碎了俺答对大明的野心,利国利民,说是国之重器也不为过。至于长威伯的用意,老夫以为无需猜测。”
“哦!”
“那人……”吕嵩同样知晓自己不能离了徐阶。作为被士大夫和百官推举出来抗衡新政的首领,徐阶地位超然,甚至道爷都不好对他下狠手,担心引来剧烈反弹。而改革儒家和儒学的事儿离开了这位阁老的支持,就是空中楼阁。
“长威伯虽说手段了得,不过在大事上从未有亏。”
——不必妖魔化蒋庆之,那人公私分明。
徐阶只是寻个由头罢了,“赋税之事,户部那边可有谋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