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尸骸太多,怕臭。”蒋庆之随口道。
“这不是你的性子。”黄锦笑道。
“从今而后,攻守易势。大明需要的是一个温顺的草原,威慑已然足够,筑京观再无必要。”
京观的存在是为了震慑自己的敌人,此次大捷后,在蒋庆之的谋划中,大明对草原异族的姿态,将会以攻伐和安抚为主。
也就是打一棍子,给口饭吃。
那么京观这等绝世凶器就没必要出现了。
“咱就说你怎地茹素了,原来如此。”
“你难道明白?”
“咱……”
“你不明白。”蒋庆之笑了。
这时一个内侍上来,“长威伯,陛下召见。”
“得!这是火器的事儿来了。”
蒋庆之随即进宫。
嘉靖帝一见到他就劈头问道:“那火器之事为何不早说?”
蒋庆之就知晓会是这事儿,“陛下,那火器其实还差些意思,臣本意是等改进后再请陛下观摩。可京师出了这档子事,臣想着把它拉出来试试,好歹也是废物利用不是。”
“废物?”嘉靖帝问,“难道不及佛朗机铳?也是,才将打造,必然无法企及。”
“佛朗机铳?”蒋庆之一脸愕然,“臣从未以佛朗机铳作为对手。”
嘉靖帝一怔,蒋庆之淡淡的道:“此物一旦发射,无坚不摧。攻城拔寨,摧毁敌军士气,打击敌军重要目标……另外,装上战船后,可助力大明水师横行七海!”
“横行七海!”嘉靖帝握紧双拳,“郑和之后,大明水师渐渐龟缩。广州外海两战中露出了颓势。若是能重整水师……”
嘉靖帝突然放低了声音,冷笑道:“弘治年间曾有出海的谋划,可却被群臣反对。理由就一条,靡费巨大。”
“陛下,这是睁着眼睛说瞎话!”蒋庆之说道:“当年郑和下西洋,船队浩荡。一路所到之处,四夷宾服。船队不但宣威于海外,更是带着巨量货物出海贸易,每次都能赚的盆满钵满。若是亏本,以当时户部尚书夏元吉的强项,岂会不反对?”
“那些臣子……”嘉靖帝看着蒋庆之,“你有句话没说错,儒家保守。”
“有人曾说,墨家激进,道家保守,儒家不偏不倚,取中庸之道。可在臣看来,这个所谓的中庸之道,实则便是不思进取。”
蒋庆之想到了震撼当世的大明水师,若是能延续下来……当水师抵达西方诸国时,会对这个大明和世界造成什么影响?
可惜了啊!
一句靡费巨大,就废了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