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的好日子,可内心深处空虚的一批。
当他在这个世界有了儿子后,整个人从里到外仿佛都经历了一次彻底的清洗。
刚到大明时,蒋庆之是带着一种外人,第三者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
他不知自己的精神支柱是什么。
中兴大明?
这是被逼无奈。
整个人依旧是孤魂野鬼的心态,哪怕是有了妻子,灵魂仿佛依旧在飘着。
直至看到孩子的那一刻,蒋庆之神奇的发现,自己飘荡茫然的心,一下就沉了下去。
那种稳,以及说不出的安定的感觉,让他感动的几乎热泪盈眶。当时便借着抱孩子掩饰了过去。
蒋庆之给夏言准备的是小院子,房间也不大,富城见了担心夏言不满意,蒋庆之却说夏言必然会欢喜。
果然,夏言搬过来后,对小院子的布置赞不绝口。对小房间更是倍感惬意。
富城纳闷,便请教蒋庆之。
蒋庆之说:“一个人独居,住所越大,房间越大,这人就觉得越空虚。小房间,能让人有安全感。”
安全感?
富城前半生在宫中厮混,习惯了那等高大巍峨的宫殿,所以无法理解这等感觉。
二人去了外间坐下。
“户部吕嵩那里不可急切。”夏言和徐渭的看法是一致的,“吕嵩毕竟是儒家大将,若是你太过急切,恩情也会化为忌惮和猜疑。老夫看最好是在他绝望时再出手。”
老头儿冲着蒋庆之挑眉,“小子,可是担心陛下那里?”
老头儿成精了,蒋庆之点头。“我担心施恩吕嵩太过。”
“陛下对你不错。你又是个性情中人,知恩图报。”夏言叹道:“当初老夫以为你会以外戚身份在朝堂上自成一派,和严党斗。可那是昙。”
昙一现,虽美,却转瞬凋零。
“知晓老夫为何愿来新安巷吗?”夏言说,“外戚结党成势,多是为了争权夺利。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焉。而你却不同,老夫冷眼旁观,你所言所行,尽皆是为了大明,为了陛下。这是长久之道,也是正道。”
“合着您还观察了许久?”蒋庆之莞尔。
“刘备为了请诸葛亮三顾茅庐,诸葛亮为何要三次才肯去?”夏言抚须,“便是要看刘备的志向。志同道合方能长久。”
老头儿这话中都是人生智慧,蒋庆之点头,“道不同,就算是勉强辅佐,日久必然矛盾重重。”
“你以为陛下是傻子?”夏言笑道:“老夫敢打赌,陛下……他也在看着你!”
夏言声音低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