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可实际上却在暗自担心。
朱希忠如此,陛下也是如此!
老夫呢?
回想起最近自己的火气,王以旂苦笑,原来老夫也是如此。
他看着北方,叹道:“捷报何时能到?”
哒哒哒!
马蹄声在官道上急促穿来。
驿站中,驿丞只是听了马蹄声就喊道:“准备换马,准备食水,要快!”
一个驿卒慢了些,被驿丞一脚踹开。
驿丞亲自把马牵出来,骂道:“这是加急,若是慢了半分,那人必死无疑。”
驿卒揉揉屁股,“那是他的事儿啊!”“草泥马!”驿丞面色铁青,指着驿卒说道:“不知晓大军正在北方厮杀吗?这是谁的事儿?狗东西,回头就滚!滚的远远的。”
马蹄声在外面刚一停住,就有人喊道:“备马,准备食水。”
“都有。”驿丞冲出去,扶着一个信使进来,“快,给他温水,加盐了吗?”
“加了。”
一碗温水送来,驿丞亲手端给信使,信使就着他的手喝了几大口,驿丞回身,“包子!”
一个大包子送来,驿丞说道:“就着水吃快些,省的在马背上颠簸伤胃。”
信使几口吃了大包子,把最后的盐水喝了,接过干粮水囊,牵着马小跑出去。
“对了,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驿丞忍不住问道。
信使上马,催动马儿开始加速,他在马背上回头,“好消息!是捷报!”
“阿弥陀佛,漫天神佛护佑大明!”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驿丞闭上眼,一脸虔诚的祈祷。
“小人……”挨了一脚的驿卒过来请罪。
“驿站看似不起眼,却连着京师与天下各处。岂能轻忽?”驿丞冷冷道:“你这等坏了心思的人不能用。回吧!”
驿卒苦苦哀求,驿丞坚定摇头。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强盛,不是靠几个人,也不是靠一群人,而是靠这个天下的每个人。
当每个人都能齐心协力时,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势头必将不可阻挡。
当信使看到京师城门时,正好一群读书人出城秋游。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有小谢又清发。俱怀逸之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一个读书人摇头晃脑的吟诵诗词,有人笑道:“王兄这是愁绪万千呐!”
“正是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