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指着那些民夫,“这股势当下还很是孱弱。”
“可当墨家默不作声的做出成就,和嗓门看似很大,却只知晓空谈的儒家相比……天下人不是傻子,自然看得出孰优孰劣。”
“这也是你张叔大愿意改投伯爷门下的原因之一吧?”
张居正默然。
他这等聪明绝顶之辈,若非看到了大势,怎会逆流而动?
“大势如潮!”徐渭唏嘘道:“谁在逆流而动?”
……
“那边有消息来了。”
韩瑜急匆匆进了书房,正在打谱的杨清抬眸,“谁?”
“苏州府那边。”韩瑜兴奋的道:“那些人果然了得,工部官吏死了两个,弄了沼气池的百姓死了一户。”
“好!”杨清把手中棋子重重拍在棋盘上,“就在这麦收时节,这一下当让翘首以盼好消息的墨家和蒋庆之等人出其不意!”
……
“所谓势,便是由天下人心组成。而这股势的形成却需长久培植。蒙元为何失势?便是执政不力,压制天下人所致。
太祖高皇帝起兵正当其时。蒙元失去了民心这股势,正好被大明接了去。
有了这股势,才有了太祖高皇帝驱逐鞑虏,恢复中原的伟业。
势在,江山在.势去,国破君亡。”
书房里,蒋庆之的声音不断传出来。
杨锡站在门外,眯眼轻声道:“妙啊!”
“表叔,这便是人心向背。”裕王说道,“也就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对。”蒋庆之压压手,示意他坐下,“所谓的道,实则便是民心。而要想获得民心并不简单。”
景王举手,“表叔,历朝历代都是由盛转衰,其中可见到的弊端便是百姓失地,军队糜烂,吏治糜烂……”
朱时泰说道:“二叔说这是规律,可要如何才能击破这个规律?难道每次都要厮杀一番,杀的十室九空,改朝换代了,才能重头开始?”
这个问题很是尖锐,几个弟子都陷入了沉思中。
所以我来了……蒋庆之无声的道。
脑海中,鼎爷突然加速了一瞬,若非蒋庆之无意间在感知着,压根就无法察觉。
这是啥意思?
——不会是系统又崩了吧?鼎爷!
大鼎铜绿处,紫意缓缓释放着,仿佛在嘲笑蒋庆之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要想民心一直在,就得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这话倒是没错,可如何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这不就是咱们要做的事儿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