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长途巴士,同时也出租巴士。
旗下拥有近1500辆不同类型的大巴车。
年营收40亿华夏币左右。
再加上无印良品和吉野家。
整个‘西武百货系列’五大公司加起来总营收突破百亿美元。
但西武铁道和西武巴士的营收有限,西武百货和无印良品的零售利润太低。
净利润只有15.5亿美元。
徐良放下笔。
整个系列,西武百货是绝对的核心。
近70亿美元的总营收占了全部营收的七成。
西武百货旗下两大系列。
西武和崇光。
西武主打高端百货,在东瀛拥有24家店面,基本都是自持物业。
香江和华夏内地的西武百货都是潘迪生的产业。
早在九十年代的时候,潘迪生旗下的迪生创建就取得了西武百货的海外经营权。
算上这些缴纳授权费的店面,西武百货总计有32家。
徐良对海外的西武百货不在意,甚至还有些庆幸。
西武百货在东瀛还有得赚,在华夏简直十死无生。
看着24家西武百货的资料,徐良忍不住心道。
“我倒要感谢堤义明了。”
这个雄心万丈的家伙什么都想争第一。
反应在西武百货上就是巨大的营业面积。
东瀛普通百货公司的建筑面积基本都在三四万平米,五万平米以上都算是巨大了。
但堤义明不一样。
池袋本店将近20万平米,涩谷店将近11万平米,大阪店10万平米,哪怕是最小的长崎店也有6.5万平米。
24家店面总计营运面积184万平米。它们寄托了堤义明成为东瀛高端零售巨头的野心。
他几乎成功了。
在八十年代的时候,西武是东瀛高端百货第一。
可惜这个胜利果实还没品尝多久,就被美爹一纸广场协议打落云端。
不过对徐良而言。
这些面积巨大的百货公司,给了他足够的改造空间。
好好设计的话,成为主导周围五公里范围内‘一站式家庭购物和休闲娱乐’的商业中心,足够了。
反而是后期合并的崇光百货。
不同于地铁上盖的西武百货,崇光只是单纯的百货公司。
而且自持物业的比率也远不像西武这样百分之百,除了位于城市核心区的店面,其它都是租赁。
巅峰时的崇光百货在东瀛店面近30家,在海外还有25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