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刚耸了耸肩走回到了讲台上。
所有人看着胡刚,看着他怎么收场。
胡刚拿起笔在黑板上写了一个数字,八十万。
“八十万,这是李德志一家一年保守收入,这生活很富足,他一个月的零花钱最起码一万块。”
李德志靠在椅子上趾高气扬。
“如果我抹掉一个零,八万,这是周扬一家的收入,周扬的父母做的是小买卖,生活艰难,你父母将所有希望寄托在了你的身上,希望你好好读书,出人头地,改变家庭的窘境,这样的日子还能过。”
周扬低下了头,他的父母在县城买早点,起早贪黑平时一分钱都给他攒着,家里唯一的空调就装在他的房间里,就为给他制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如果我再抹掉一个零,八千,年薪八千,这日子简直没法过,这就是赵刚一家一年的收入,他的父亲是一位伤残军人,一家人全靠母亲支撑,一年下来能剩八千都算是高估了,李德志可以不用学习,你们呢?你们也要跟着他学?”
赵刚咬着嘴唇感觉受到了莫大的羞辱。
“是不是觉得很愤怒?很憋屈?是不是很想冲我发火?穷不丢人,丢人的是没有志气,人穷志短马瘦毛长,你们的表现你们的父母一定很失望,如果你们真的很愤怒,那就把悲愤化为动力,努力学习,我是来教想要学习的学生的,不是来陪你们这些公子哥大小姐嬉戏玩闹的,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像李德志一样含着金钥匙出生,穷则独善其身,富则达济天下,穷就努力改变现状,富就要提高自身修养,不然就算是再富也不过是浑身恶臭的暴发户。”
下面鸦雀无声,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很残酷。这里很多人家里的条件都不好,来这里父母谆谆教诲让他们好好学习,可是他们却连续赶走了十几个老师。
“我胡刚出生就失去了父母,在福利院生活,每天过的是饥一餐饱一餐的生活,十二岁我进入少年军校,十五岁自费出国,知道什么是自费吗?那就是自己承担所有费用,我洗过盘子,卖过报纸,送过快递,零下三十度我在莫斯科的地铁上用着半生不熟的俄语推销商品,十六岁我就拿到了莫斯科大学一等奖学金,十七岁就拿到了巴黎大学的博士学位,同年担任中法交流团团长带队接纳法国议员。”
胡刚说的这些事情都是他的亲身经历,没有半点的虚假。他能够被军队发掘不是因为上天眷顾,是因为他自身的努力。
“我可以随意使用法语,英语,俄语,德语,日语,韩语,能够说一口流利的伦敦英语,也能用标准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