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姑娘还没唱完:“……便觉得甜丝丝、脆生生,京腔京韵自多情,京腔京韵——自——多——情——”唱到“脆生生”时,一字一收,便觉得她的嗓子也是脆生生的,新藕一般掐得出水来。而后一句“京腔京韵自多情”,更是一把嗓子龙飞凤舞,既唱出了男子本嗓的大开大合浑厚有力,又不失女性的绵长细腻。众人“轰”的一声可劲儿鼓掌,老爷子开心得不得了,连连直竖大拇指。姑娘又笑着鞠了一躬,礼貌地退下。
那边离恨天和绫酒看得一点声儿都没有,琅嬛筷子点着碗:“哎呀呀,北京真是藏龙卧虎,唱成这样就当一小服务员?屈才屈才。”
绫酒忽的站起来,拉住旁边穿马褂的领班:
“我们想换一个服务员,可以吗?7号,对,就是刚才唱歌的那个。”
作者有话要说: “切一片西瓜四五两,真正的薄皮脆沙瓤。”——《北京土著》
今天内二更。
☆、舍利子
余飞在老旗饭庄打工已经有好几个月时间。
用不到八个月时间来完成研究生申请和备考, 以她过去的底子来说, 还是有些吃力。她思来想去,决定还是以打小时工来维持生计, 大部分时间用来复习备考。
过去在缮灯艇还不觉得,真正出去找工作时,余飞才发现自己除了唱戏, 几乎一无是处。就连去做保洁, 人家都嫌她手脚不够麻利,还说她这副长相,不大可能踏踏实实干活, 劝她去找份“合适”她的工作。
她咂摸着“合适”这两个字的意思,觉得怎么着都像一种歧视。
她于是换了副学生妹的打扮,留长了头发,刻意修剪成现在这种乖巧模样。在劳动力市场十几天徒劳无功之后, 她综合考虑自己的能力和需要的钱,决定还是去找和老本行有关系的活计。
一开始她想去给小孩子做京剧培训,结果因为她不是正规戏曲院校出身, 家长们都不大信任她。碰了好几次壁后,她终于老实下来, 去戏曲茶馆做表演。
她不带妆,只唱不演, 倒也算不上违背离开缮灯艇时立下的誓言。谁知道唱了两场下来,竟有人悄悄地拉住她,问她是不是“余飞”。
她惊得都不敢多想, 一口否认。
从此不敢登台再唱。
直到最后有人介绍她来到老旗饭庄。老旗饭庄特缺她这种能唱戏歌的服务生。她歌儿唱得好,漂亮大方又放得开,很讨客人们的喜欢。有不少客人甚至为了点她的歌而专门吃回头饭。
凭着这个本事,她跟饭庄经理争取到了每晚八点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