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盈利的外国公司,用近乎半打劫的方式将资金留下的国家,杨若谦就一定不会去修建分部。
被打劫了自然可以亏钱,但对于这种又丢人又资敌的亏钱法,杨总还是敬而远之的。
要是换一个最高决策者,他的思路就未必能够和杨若谦对上。
“唉,啥事都要我亲自出马啊。”
感慨一声后,杨若谦拍拍衣服,来到了豪华会客厅。
会客厅里面,有几个身穿西装,但面形一看就不是本国人的亚洲面孔。
见到杨若谦进来,他们立刻起身,用不太标准但非常流利的中文说道:“杨老板下午好!”
他们手上拿着几份文件,正在和几名管理说这说那——显然是希望这些高管能明白他们给出的优惠力度有多大,等会好帮他们在杨若谦面前美言几句。
作为旅游城市的负责人,无论是宣传部门还是实际运营部门,都知道很多公司的最高决策者其实对很多专业方面的说辞并不算太懂,各种相关知识储备远远不及其属下。
这也是正常现象,哪一个老板得啥都懂,啥都全能?
决策者明白如何统筹好各个“懂”的员工,如何交叉利用他们的知识和经验来让一个项目赚钱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所以,说服这些员工,让他们理解优惠力度,让他们告诉杨若谦这么做可以赚钱,才是重中之重。
然而,他们还没能说两句话,杨若谦本人就已经下来了。
原以为像这种大公司的大老板,得至少忙碌一两个小时才能过来,谁知道连十分钟都没有。
这下整个事情的难度从说服各个专业员工变成说服杨若谦本人了……
不知道这个名字响彻的老板会不会认真听他们说呢?
“都坐下吧。”杨若谦看着眼前的人,挥挥手,“有什么事情直接说就可以。”
那些人也没那么多弯弯绕绕,别人开门见山他们自然也不废话,简单的介绍起了自己:“杨老板,我们是xx国xx港口的……”
“……”
大致的信息杨若谦也早就看过了,他耐心听完,点点头问道:“你们有什么诉求吗?”
“我知道我们的港口城市不如东边那边繁荣,岸上的旅游项目和配套开发的也相对没那么好。”对方态度非常诚恳,并没有强行尬吹,而是实事求是的说道,“但是我们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是那边没有的。”
这个工作人员说的也的确是事实——从国内出发,无论是哪个港口,途径的国家基本都是固定的,航线的选择相对而言比较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