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又不是什么坏事。
宋煊是一个能会照顾他人情绪的人了。
按照他的性子,本可以大手一挥蜡烛他够用,你来就行。
可这样就有些变味了。
兴许是韩智轩那件事,给了他不小的教训。
尤其是在对待同窗这件事上,绝不能跟在街面上讨生活的一样对待方法。
这些学子们毕竟是自觉读了几年书,已然踏入“士大夫”的圈层,还是更要“面子”的。
这种事,范仲淹也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
自是能理解许多读书人内心那种“要面子的古怪情绪”。
毕竟在大宋,读书天然就高人一等嘛!
范仲淹拍了拍范详的肩膀:
“我知道你有一颗好学的心,我会尽快想办法凑出资金给你们提供充足的蜡烛,让你们在书院可以安心学习,此事我就当不知道。”
范详大喜,连忙道:
“谢谢院长。”
“回去睡吧。”
范仲淹是知道包拯与宋煊相识,对他离开并没有太多的担忧。
唯有范详,他从陕西路而来,宋城里与他相识的人也就是几个老乡。
夜里许久不回来,范仲淹自是要好好问一问。
因为在他就读应天书院时,就有学子夜不归宿出了人命。
范仲淹站在夜空下,觉得有些想笑。
好你个宋十二,真是会找地方!
灵台寺的香火很旺盛,想必也不会缺蜡烛钱。
反正他们也是整夜都点着,不如给自己的学生们用一用。
发解试这件事一直都萦绕在书院学子头上。
许多人都想要争分夺秒的去学习,争取在今年考上。
虽然明年也有发解试考试,压力更大,一旦通过,那就是需要接连参加省试与殿试,这还是幸运的话。
考生根本就没有多少的应对接二连三压力更大的考试。
待到课间休息,范详主动过来询问宋煊。
他同寝室的几个同乡也想要跟着十二郎一同去寺庙夜间学习,不知道能不能答应?
听到范详的发问,再加上他眼里满是期待之意,宋煊忍不住笑道:
“范兄,那灵台寺就在那里放着,它是没法跑的。”
“你问俺他们能不能去,显然是缘木求鱼。”
“想去便去。”
“哈哈哈。”
范详闻言大笑几声,表示自己知道了。
虽然是答应帮同乡问这事,但他并没有说什么吸纳新人的意思。
他们青龙互助学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