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学子都必须要重视。
待到回到教室,宋煊放下凳子,他是坐在靠墙的里面。
因为这个时代的教学是口授为主,抄写经典,讨论与问答。
黑板这玩意是没有的。
夫子们也不会写板书。
所以宋煊也用不着担忧自己待在角落,眼睛长期看黑板却落得斜视的下场。
“多谢。”
同桌祝玉再次道谢,宋煊一挥手:
“咱们今后还要相处许久,用不着总是把谢字挂在嘴边,俺从小都听腻了。”
面对如此豪爽的宋煊。
祝玉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只是点头。
没过一会,夫子王洙就拿过来一箱子蜡烛,让张方平下发过去。
告诫大家省着点用,你们算是赶上好时候了,前几个月他们晚上都没有书院发的蜡烛用。
宋煊倒是也没有大气的表示不用,好歹是学校福利。
回头他还可以送包拯这个住校生呢。
包黑子这个“卷比”。
在宋煊家里可没少秉烛夜读。
包黑子天天卷的一笔。
他带动宋煊张方平二人也是不自觉就卷起来了。
可见卷比的“危害”有多大!
但科举考试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卷你就等着被别人给卷下去吧!
尤其是许多人卷,都不一定能考得上的。
就比如浪子苏洵,尽管岁数大了,他才开始日夜学习,把墨当蘸料吃下去都没察觉。
可就算苏洵这样卷,他都无法通过科举考试。
无论是主动卷,还是被动卷,你要想在这个时代出人头地,过上好生活,就必须得卷起来才行。
若是卷成功还则罢了,若是卷不成功,算你白活,只能寄希望于下一代能够在科举这条路上卷出一个大好前途来!
待到放学后,宋煊只是把蜡烛放在自己的桌兜里,并不在意。
祝玉也一同起身,准备回家。
他也是本地人。
“十二哥,你不拿着蜡烛?”
宋煊把自己的书本都放进去:
“万一哪天要在书院夜里学习,也能用得上。”
主要是宋煊听范仲淹讲话那意思,他还要搞大规模的“晚自习”,鼓励应天书院的学子们主动卷起来。
就算你不想卷,他也要拉着你。
要不然范仲淹也不会想法子搞钱,给书院的学子们发蜡烛用。
但一根蜡烛学到半夜一般是不够用的。
可钱能从哪里来呢?
“原来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