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海兔入伙
作为陈曦来到40k时代后罗斯托夫次星区才被开辟的帝国边疆世界,赫尔松这颗年轻的殖民星球实在难以称得上繁荣。
它就像帝国版图上的一粒尘埃,在帝国疆域的角落里悄然落地,并不起眼。
这颗星球的人口构成简单得近乎单调:除了国教投下的、由狂热的朝圣者组成的新移民浪潮外,剩下的就是身着制服的军人了。
来自罗斯托夫主星的部队如钢铁洪流般源源不断地途经赫尔松开往前线,让这颗本应发展民生的殖民星球逐渐蜕变成一个巨大的军事要塞。
轨道站里永远停泊着整装待发的运输舰队,地表上密布着临时搭建的军营和物资仓库,空气中弥漫着机油与金属的气味。
事实上,早在文坦努斯坐镇此地时,这位来自极限战士战团的内政超人就已经将赫尔松定位为军事后勤枢纽。
在他的规划下,星球上的人口要么是随时准备应征入伍的预备役士兵,要么是日夜赶工建造军事设施的建筑工人,再不然就是在无数后勤仓库中忙碌穿梭的勤务人员。
整个星球就像一台精密的战争机器,每一个齿轮都在为前线的需求而疯狂转动。
工厂的熔炉日夜不息,锻造着武器与装甲;运输车队在加固的道路上川流不息,将物资送往轨道空港;征兵站的喇叭从未停止广播,催促着适龄男女签下服役契约。
在战事吃紧的当下,这种畸形的社会结构反而成了一种优势。
当陈曦接手这颗星球时,他几乎不需要任何过渡,甚至不需要向民众解释,就能直接宣布戒严令,将整颗星球置于铁腕军管之下。
毕竟,赫尔松上本就没有真正的“平民”——这里的每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早已被纳入了战争机器的运转体系。
孩子们在国教学校里学习的是忠诚与牺牲,青年们唯一的出路是参军或进入军工厂,而老人们则负责维持后勤体系的运转。
这里没有异议,没有抗议,甚至没有多余的思考——只有服从、生产和战斗。
陈曦很清楚,自己不是文坦努斯那样的内政天才。
极限战士继承了基因原体罗保特·基里曼的卓越治理才能,能在维持民生运转的同时,完美保障前线补给,甚至还能让殖民地保持一定程度的繁荣。
但陈曦自问做不到这样的平衡——他没有基里曼之子的耐心,也没有他们的行政天赋。
于是他选择了最直接、最暴力的方式,用军事管制这根大棒,将所有潜在问题都压制在萌芽状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