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触及那些真正颠覆性的东西,又怎会在区区股权上吝啬?
陈曦对于这个结果当然很满意,因此在出席水培农场的剪彩仪式的时候,也始终面带笑容。
从技术层面来看,这座水培农场采用的种植系统简直是对这个时代传统农业的“降维打击”。
最令人惊叹的是,整套系统严格遵循生态循环原则,完全摒弃了化肥、农药等外源性投入品,仅依靠自然光照和水源就能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持续运转和高产。
首批参观的农业专家们在亲眼目睹其产量数据后,都不约而同地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有人甚至直呼“这不科学”。
当然,这种反应完全在陈曦预料之中。
毕竟这套技术的源头本就不属于这个时代——它是为了满足一个星球养活整个次星区、乃至整个星区人口的恐怖需求而设计的。
在那样的人口压力下,传统农业的产量确实“没法玩”。
现在把它应用在地球上,自然会产生令人震撼的效果。
当然,这项技术背后还隐藏着一个更为惊人的战略价值——虽然尚未对外公开,但国家层面的专家们已经敏锐地意识到,这套生态循环系统完全可以应用于未来的太空殖民计划!
想象一下,只要携带这样一套完整的生态培养舱,就能在火星基地、月球前哨站,甚至是更遥远的系外行星上实现粮食自给自足。
这套系统对环境的适应性极强,只要有基本的水源补给,就能持续运转。
更令人振奋的是,它甚至可以不依赖自然光照!
实验数据表明,在特定波长的人工光源照射下,作物的产量反而能提升30%以上。
事实上,航天部门正在紧急为天上的空间站加装新的实验模块,一旦这个新的模块安装到位,空间站就再也不需要从地球运食物上去了。
唯一的制约因素可能是能耗问题,毕竟人工补光灯工作的时候,还是很耗电的。
但这个问题在小型化等离子体反应堆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事实上,军方最新列装的激光坦克和双足步行机甲能够投入实战,正是得益于这项突破性的能源技术。
现在的前线部队再也不用为燃料补给发愁了。
出于最高级别的保密要求,这项技术的具体细节被严格封锁。
即便是直接操作这些新装备的一线士兵,也只知道自己的装备搭载了“异常强劲的新型动力系统”,其他细节一概不知。
这些等离子体反应堆采用聚变原理工作,完全不会产生放射性废料,因此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