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证据,又或者提供的证据不充分,便是诬告,罪加一等,有性命之忧!
李治瞥了杜正伦一眼,见他表情沉静,一言不发,朝他问道:“杜卿,杜校书要检举你,你可有话说?”
杜正伦沉声道:“官员若有违法之举,同僚可进行检举,这是朝廷规制,臣无异议,愿意接受任何讯问。”
这话表面听没什么问题,然而却潜藏着一层意思。
官员若犯罪,一般只有同僚最有机会知道。
杜复一个小小校书,怎会知道杜正伦违法乱纪之事?
户部郎中陆敦信当即出列,问道:“杜校书,你身为弘文馆校书郎,负责掌校典籍,订正讹误,倘若杜侍郎真犯了罪,你如何知道?”
杜复道:“白马商社主人名叫杜隆,是杜侍郎的侄子,我是顺着他,才查出杜侍郎的罪行。”
陆敦信道:“杜校书并非捕贼官,也非监察官,又为何调查白马商社呢?”
杜复道:“我也是无意中发现他们暗中向官员行贿,故而调查。”
陆敦信道:“既然您发现白马商社有问题,为何不向雍州府举报,却要私自调查呢?”
杜复满头大汗,顿时难以回答。
这时他才终于明白李义府的意思。
朝堂之上,并非拿着证据就能开口说话。
杜正伦根本不用出面,手下一名官员,凭着三言两句,就把他难住了。
“怎么不说话了,是心虚了吗?”陆敦信步步紧逼。
李义府忽然出列,道:“陆郎中,杜校书检举之人,是户部侍郎,你身为户部郎中,是否应缄口为好?”
陆敦信微微一愣,果然退了回去,不做声了。
杜复刚要松一口气,工部员外郎崔漪又迈步出列,道:“下官认为陆郎中刚才的问话有理,还请杜校书回答。”
他是工部官员,李义府也不好再说什么。
李敬玄出列道:“杜校书是来检举杜侍郎的,诸位同僚却抓着细枝末节不放,不让他开口,这是何意?”
他这是向李义府示好,才开口相帮。
卢承庆出列道:“既然杜校书在朝堂之上,检举杜侍郎,那么其他人发现疑问,也可询问,难道刚才的问题很难回答吗?”
杜复见涉入之人越来越多,心中大急。
他知道这些人是想让他主动坦诚与杜正伦的过节,到时便说他是为旧怨,诬告杜正伦。
可明知如此,也想不到办法应对,因他调查白马商社的目的,正是为了报复杜正伦。
这时,长孙诠出列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