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道:“难道出事了?”
姜恪道:“陛下不必担心,刘都督说,他可能去了虾夷。”
李治奇道:“他去虾夷做什么?”
姜恪道:“刘都督说,他临行之前,给了刘仁愿将军一个锦囊,让他危急之时打开。”
“哦,锦囊中写了什么?”
姜恪道:“锦囊中告诉刘将军,倘若逃跑不顺,海路不通,就通过陆路,沿倭国向北,逃去虾夷人的地盘,倭国人一定猜不到。”
李治摸了摸下巴,道:“咱们既跟倭国动手,料来虾夷不敢为难刘将军,这倒确实是个办法。可刘仁愿既然顺利逃脱,为何还要去虾夷?”
姜恪搔了搔头,苦笑道:“他可能是想说服虾夷,与我们共同对付倭国吧?”
李治顿时无语。
他手下这些唐朝将领,一个个为了立功,好像都不要命似的。
李治道:“倭国那边,可传来什么最新消息?”
姜恪笑道:“倭国那边可热闹的很呢,根据内领卫消息,倭国女王将责任都推卸给中大兄,准备捉拿中大兄,趁机夺权。”
“然而另有一群倭人,乘坐本朝战船赶到,阻止了倭国女王的计划。”
李治心中一动,道:“莫非就是从白江口逃走的那群倭人?”
姜恪道:“陛下圣明,正是他们。那群人的首领叫鬼岛川清,原本是一名海盗,他救下中大兄后,倭国两派势力,便开始内斗!”
李治道:“他们原本就有矛盾,只为对付咱们,才暂时联合。如今打了败仗,自要相互推卸责任了。”
姜恪道:“陛下说的极是,他们这次内斗非常激烈,据说筑紫朝仓宫内,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李治问道:“谁赢了?”
姜恪道:“中大兄赢了。宝女王在阿倍比罗夫的保护下,逃出倭国,去了百济。”
李治愣道:“她去投靠扶余义慈了?”
姜恪笑道:“正是如此,估计是想借助扶余义慈的力量,东山再起,只可惜义慈也被福信打的节节败退,无力帮她。”
李治摸了摸下巴上的短须,露出思索之色。
倭国女王虽争斗失败,然其在国内,还有一定力量,将来要消灭倭国,也许可以利用一下这位女王。
击败倭军容易,要想攻入倭国领土,消灭他们,却并非易事,还需仔细筹谋。
无论如何,这一场大捷之后,主动权已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李治心情畅快之下,嘉勉了姜恪几句,便让他退下了。
心绪纷飞之下,他在殿内坐不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