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种吃法就是冲油茶面,拿开水,条件达到了,大家会把炒面倒进器皿里,架在火上放水加热,最后喝糊糊。
这个炒面调整不过来,朱闻天都没有办法,拿荤油做的,荤油还不多,但就是那个味道去不掉。干脆给俘虏吃,用热水冲,冲稀一点,别让他们吃饱了。
“好喝!我怎么冷呢?喝完肚子里热乎乎的,困!”
一个新来的俘虏正听着前辈讲故事、上政治课,喝了一碗很稀的炒面,大口喘息。
“发烧了,先跟着走,来人啊!这里有人发烧了,给测测,既然都投降了,就不能虐待,否则以后谁还会投降。”
负责管理这个地方的明军招呼人过来给量体温,有水银温度计。
煤油的、酒精的温度计亦有,下丘村跟着朱标到和林那里专门测好后调整了做出来的。
不过水银的够用,而且非常准,误差小。
利用物理特性来做的,是朱闻天那时全天下通用的好东西。
后来就是电子的了,总是出现偏差,还很贵,说什么水银的能污染环境,坏了后对人体的健康有影响。
用了那么多年,也没看哪个用水银体温计出事儿了,除非掰断往嘴里倒。
有精密的没?当然有了,高科学试验的,精确点小数点后几位,平时的人谁能买到?
朱闻天做不出来电子的,最简单的也做不出来,那个难度太大。
现在就是多做水银的,一个村子,最少得有三支,一支平时使用,一支备用,一支最后应急。
坏了得报备,把那个水银收集起来,玻璃也要尽量收集,再换新的。
新被抓来的俘虏不晓得有这么好的东西,甚至被村子里拿来孵化家禽测温,有人就是感受不到温度差。
孵化的温度其实就是比人体高一点,摸摸鸡窝里的温度就知道了,把抱窝的母亲先控制住,摸摸,放在炕上也得是这个温度。
“烧了,三十九度四,再多烧烧就可以埋了,喝药,多喝水,早知道刚才不给你喝炒面了。”
负责这里的人从对方的腋下把体温计拿出来,看一看,安排人送药过来。
其实体温计放在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