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殿下所言极。”里长跟着说:“去发个电报,写:濠州栗,可收而种。”两个下丘村的少年起身去发报,给下丘村发,然后皇宫也能接到,细节不需要解释。
距离收栗子还有一段时间,得写信,传过去把这边的事情说一说,每隔一旬就要送走一封信。
电报发过去,明天便有人安排,到凤阳那里选地,看当地现有的栗子树情况,有苗的该等着嫁接就等着嫁接。
“吃,鸡架,熟,香,醋多,唱,跳啊!嗯!嘿嘿嘿嘿……”
朱闻天烤好一排鸡架,用喷壶喷的醋,鸡架不是先卤后烤,是生烤的,不喷醋就腥。
分鸡架,一人半个,没分到的等着,他听朱棣讲了一个小时课,把很多鸡架都给先处理了。
“对对,唱歌跳舞,今天夜色好!月亮圆,昨天也不错,只是太累了。”
朱棡招呼宫女跳舞,太监去演奏乐器,不然一会儿又该上课了。
官员们松口气,慢慢吃,有歌舞说明不会说重要的事情了,呃……应该不会!
晚饭以红烧鸡块为主,里面有春天的采的冻蘑,去年百姓留下的松蘑和榛蘑没刻意收,百货商店中有。
王府护卫、官员、工匠、宫女、太监、本地官员的家眷,吃红烧鸡块和酱茄条,凉菜是黄瓜、干豆腐丝、绿豆做的粉皮、绿豆芽拌的,放麻酱。
朱棣吃口小冻蘑,眉头挑挑:“眼下有什么蘑菇?”
“干旱!”铃儿回两个字。
“哦!忘了!怪不得百姓不采蘑菇。”朱棣眉头又舒展开。
“栗子林中有栗蘑,野生的,可以人工种,留下方子?”铃儿这次不怼了。
“留吧!适合哪里就传给哪里,叫百姓多一种蘑菇种植的选择,就它一个?”
朱棣知道百姓可以种香菇,比较好种,还有平菇,三哥那里的窑洞就要拿来种,以香菇为主。
香菇弄干了方便运输,平菇干了容易碎,香菇一个个的团,平菇则是撕成一条条的。
“还有牛杆菌、鸡腿菇、金针菇,药用菌马粪包,反正一干旱就啥都没有了,等秋天吧!”
铃儿想了想,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