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着大明种花椒的多了,就会分出来早熟的和味道好的,晚熟的价钱也不会差。”
这回官员们懂了,原来花椒可以秋天种,不像水稻,水稻一年一茬,收了后要等明年再种。
众人继续看着小河虾,或许是很长时间没有遇到过虾笼,小河虾的警惕性比较低,遇到好吃的就钻进笼子。
一笼笼的收获都不少,渔民们咧嘴笑,百姓们来回打听价钱,在知道集中处理后再卖时的价格比自己做还便宜,也跟着开心不已。
他们最看重的是包馅,韭菜有,地里割了一茬又一茬,还能长。
放河虾就好吃,鸭蛋或鹅蛋放一个就够了,还没有煮着吃那样腥。
家家有面粉,饺子不费油,炸的那个瞧着就觉得油下去一层,都进虾里了,贵。
趁此机会,里长从怀里掏出来一摞纸,上面写着关于黄连木种植与榨油的事情。
原来谁都没想到,不到实际的地方看,总是会忽略一些情况,考虑的都是正常的粮食作物与油料作物。
麦子、水稻、小杂粮、大豆,这才是正常的。
经济作物则是果树、茶叶树、药材优先。
黄连木这个如果不是见到了,上哪想去?
此刻拿出来,四个亲王轮换着快速看一遍,朱棡眼睛都笑眯了。
“咱就说吧!不能照着书上的来,书上根本没写过这个东西。”
他的意思是当初为什么要叫下丘村的队伍陪着他来,就因为下丘村能够实际出主意。
其他三个亲王点头表示支持,这样才对嘛!一地一地观看,然后量身订做。
“给你们看看,要种,凡是不适合种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的干旱地方,多种黄连木,咱们取黄连木果子的油做肥皂。
还有茶叶树,找山种,等着收获茶叶了一起卖给百货商店,好的给咱喝。
秋天茶叶树的种子出来了,咱也不精炼,还是拿来直接做肥皂。
咱太原府要成为肥皂生产主要地方,看看大同府与周围其他的州府,能种一律种。
咱不怕别人说咱管得宽,带着百姓赚钱就好,咱又不要其他地方百姓的田赋与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