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能处理掉,不浪费。
怀远显然不行,让他们做豆制品销售,本地人不买,他们吃会自己做,外卖需要保存期。
腐竹不挂胶,即便晒得非常干,也怕遇到下雨天,空气含水高,同时那么干,一碰便碎。
想要放很长时间,必须有明胶,熬制明胶的过程,没做好,有毒。
最好卖豆油和豆饼,属于加工后的商品,比直接卖大豆赚钱,属于最基础的加工业,不会出问题。
现在豆油榨取方法为热榨,包括茶籽油、芝麻油、紫苏油等等,只有核桃油可以采用冷榨技术。
热榨大豆后的豆饼可以直接拿来吃,是熟的。
这个在贫困的地方是好东西,把豆饼打碎了,放点盐和野菜,上锅蒸,蒸出来的菜团子才香呢!
热榨的出油率比冷榨的高,大豆的话冷榨有豆腥味,其实热榨也有,所以需要用大酱或葱花爆锅。
“里长这样说,就让当地县城的百货商店教百姓榨豆油,然后运输到其他没有豆油和豆饼的地方卖。”
朱樉表态,里长说了这样最好,保证是最好,做什么豆制品,看着挺不错,到时候卖不出去,全砸手里了。
其他三个亲王没啥可说的,百姓多一种油就多一种选择,南方菜籽油多,北方豆油多,紫苏油黄河以南的地方多,还有麻油这个也是南方多。
刚刚能够处理好吃的茶叶籽油,还是南方多,北方不适合种茶叶。
村子里吃的油是来回换的,今天这个,明天那个,不固定,有时候看做什么菜。
凉拌菜会放紫苏油,下丘村冷榨,炸食物用豆油,煎东西一般是菜籽油,炒菜看是啥菜。
炒豆制品不用豆油,炒白菜什么的,看季节和天气,很可能用荤油,根本不放植物油。
反正吃村子里的菜光是油就让人茫然,猪油、牛油、鱼油、羊油,鸡……这村子不吃,用来做盒饭,反正百姓吃没问题,都没有油水,还强调什么营养不营养?
吃着打边炉的百姓们不知道他们以后的大豆被安排好了,无须再愁不好卖。
到时候会建大的作坊,有空闲的人,或者没地的人,正好进作坊里榨油。有人已经回村了,中午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