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给出去?只能是官方购买民间的东西,或者开工程,修水利什么的。
有人收集了金银不花,现在要求用宝钞,他们留着就失去了价值,因为当金银铜多了的时候,它们就贬值。
再想换宝钞,就不是一两银子换一贯,变成了换九百文、八百文、七百文这样。
你留着金银眼看着不值钱,你只能换,朝廷提供便利,加快货币流通,多收税。
以后村子有金银铺子,叫银行,不叫钱庄,你钱多了就拿过来放在银行里,不收你的钱。
银行拿出去低利息放贷,从中赚利润,当然那个村子不会赚到钱,都得交上去。”
“咱自己拿去放贷不成?为何非要给你们?倒是保存咱的钱不收咱的钱这个比较好。”黄掌柜的又想不明白了。
“因为银行给你出票据,你拿着票据到另外的地方能够取钱,票据丢了,钱未取出来,你可以回来补票据。
你揣着钱或许被抢,要么丢,揣着票据抢了没用,丢了也能补。
当然,以后可以给你们利息,相当于银行低利息管你们借钱,再加利息借给别人。
你们自己借,万一收不回来呢?现在不允许人口买卖,你拿别人抵债不行。”
村民耐心地介绍着,有银行帮着存钱,不一定是借给民间,也可能借给工业区。
民间要借得看用来干什么,买肥料和农药就没问题,去青楼和赌坊不行。
黄掌柜的想想:“不是很懂,我先回去找人干活,晌午带他们来吃饭,省钱。”
说着他小心地把宝钞揣进怀里,再拍拍,这才离开。
第824章 民心可用信誉镇
换宝钞的不止是姓黄的商人,不长时间,盒饭店的门口排起了队。
里长带着憨憨和孩子跑过来,把人叫进去换,这下人手够用了。
下丘村的孩子负责记账,五个府的护卫维持秩序、搬运东西。
要去附近州府收货的商人换的面额的宝钞,最的面额就是一贯,如果想做一百万文的买卖,一千张一贯的就够用。
两贯、五贯、十贯的印了,不过不是拿来给寻常商人用的,故此未放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