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家人手一个,有人近视眼和花眼,还戴着眼镜。
大家听到朱元璋的话,纷纷看岸上,棉衣符合朱闻天的审美,不是那种电影里演的棉袄。
一律平整的外面,里面为了封住棉花,会用线给缝出来小格子,外面看不到。
然后有四个兜,熨烫完的特别板正,但不是军大衣的颜色,男的一般是蓝色的,女的粉红色,小孩子的淡黄色,没有白的。
款式相同,就袖子不同,各家都怕袖子蹭脏了、容易坏,在外面自己找布又给裹了一圈,这样拆这个布就行。
小孩子的衣服兜里揣草纸,草纸不值钱,用来擦鼻涕的,不然他们拿袖子蹭。
路边有竹子的垃圾桶,给人扔纸和吃油炸串什么的签子用,以前没有,都随手扔地上。
现在一有垃圾桶,百姓很自觉,需要扔东西的时候会专门扔进去,本地人要维护自己的骄傲,外面来的很怕丢人。
“陛下,灯好看,五颜六色的,可惜过两天就没有了,太费蜡,不如把蜡卖给百姓。”
胡惟庸终于找到机会说说话,他现在被边缘化了,无力又无奈,真拼不过没脸见人的那个高人。
“胡卿说得不错啊!宜长,电灯能用上?”朱元璋也想每天晚上给南京的百姓照明。
里长深吸口气,伸手入怀:“陛下,村子新出了一种用石棉网做的油灯,可以烧汽油。”
第801章 油料交换工业地
里长把一张纸摸着抽出来,他都记住位置,第几张是什么全知道。
他给出来的是汽油灯,比柴油和煤油的亮多了,正适合用在路灯上,不然那汽油也用不完,没有内燃机,就是当清洗剂和稀释剂,当然,喷灯也行。
“陛下,储备的汽油太多了,虽说蒸馏出来的比例比柴油小,却比煤油多,一直存着也不是回事儿。
咱可以在路上装玻璃灯,天黑的时候派人爬上去点燃,天亮的时候再给熄灭。
它比其他油的亮,没有灯泡亮,灯泡看多大瓦数的,照皇城的就大,包括照村子的。
整个南京全使用电灯,铜线要用许多,同时咱的发电机功率小,大的又不好控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