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长就学了几年,现在根本不需要高人随时跟在身边,自己问的时候对答如流。
四书五经差一些怕甚?派到地方上能够立即接手政务,教化百姓才重要。
大家一路说着,一路来到最开始的四百亩地。
当时村子里买了很多大牲口,专门在此种紫花地丁和大豆。
现在依旧种这两样,紫花地丁多年生,长大了就收一批,大豆则是不等成熟就收,收完做青贮。
故此这里的大豆一年种三茬,每一茬都是提前收,所以毛豆就总不缺,想吃让这边的人摘一些送去。
第357章 政绩升官由基层
“铃儿,照你们的方法,一年应该收四茬大豆才对。”
朱元璋看到这边大豆地里已经出苗了,另一边的两万亩收完麦子,大豆刚刚种下去。
那个大豆用来收获成熟种子,跟眼前的不一样。
只是下丘村的小麦收完立即翻耕,不种在麦茬上面,牲口多。
同时各种肥料也立即跟上,大豆提前处理好的,种下去出芽速度快。
等到深秋的时候,大豆成熟,朝廷会换走,送到别处当种子。
小丫头摇头:“不行呢!虽说种大豆养地,但连续种,大豆需要的东西就少了,得额外加肥养一下。
大豆重茬后产量减少,地如果不管,越种越差,最后估计都拿不回来种子的数量。
今年再收一次大豆青贮就不种了,咱村子已经使尽全力。
然后接着种甜高粱,甜高粱含糖多,适合当青贮,未来两年内,都会种甜高粱。
甜高粱一年能够割四茬青贮,高粱茬不好打,咱村子不怕。
陛下你不是给了很多地嘛!正好开出来种大豆青贮,过个两年多,再回这块地种大豆。”
朱元璋:“……”
这就把自己刚给的地方安排上了,不过养牲口确实不容易。
马不能吃青贮,就得留出来干饲料,同时喂粮食做的精料,加上盐和矿物。
关键下丘村的大牲口还是用来育种的,一天吃的东西,赶上几户寻常人家的伙食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