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点家主气势来?”
董树本双肩一塌,没了刚才的劲头。
“我的面为何还没来?不会又让你闺女截胡了吧?这顿饭吃的……”贾川出门直奔厨房。
……
接下来的日子,贾川的生活恢复了正常,至少他认为是正常的。
董树本和顺子也被分配到六房中工作,说是工作,三人基本也还是无所事事。
贾川所在的刑房,自然离不开司法刑狱,按照贾川的分析,朱瞻基也算是用心良苦,让贾川从基层开始实习,多了解一下基层的业务,将地基打夯实了。
新到一个部门,什么都不了解,自然是实习,既然是实习便要有实习的样子。
贾川毕恭毕敬想向刑房中的吏员多学习学习,但对于空降的人员,自古的态度居然是一样的,贾川谦逊有礼,吏员们更是,哪里会真心说些什么。
贾川只好去找高云天,高云天终于找到可以说教贾川的机会,自然是十分的积极。
县衙这个地方政府在贾川的印象里,就是县太爷坐在堂上,惊堂木一拍,案子就算是判了,在这个司法与行政权合二为一的年代,县太爷何等威风,不贪等什么?
尽管之前有老郑头给他普及了一些,但他当时根本没有听进去。
如今跟着高云天上了几日课,贾川全当实习期的培训了。
这个培训还是很有必要的,至少让贾川了解到明朝的基层干部是如何工作和生存的,明代政府机关单位的工资并不算高,尤其是县衙这种基层,这源于朱元璋对百姓的爱护啊。
这也让贾川知道为何董树本觉着董圆圆的市场很好,并非只是爹看闺女,怎么看都顺眼,着实是生活上的压力,哪怕是个小干部,生活也一样离不开困顿,家里若是有个能干的女人……
贾川对自己的工资自然是很关心的,了解清楚之后也只剩一声叹息,他们这些吏员月俸一石米左右,也就是一两银子左右,贾川认真算过,他自己倒是够吃也够用,但若是一个五口之家,一年大约需要20石米,还要菜钱,怎么也要有身衣衫,贾川可是知道一匹丝绸便要四五两银子,普通百姓是穿不起的,甚至布都有点奢侈,粗略一算,若是一人在县衙做个吏员,是无法养活一家子的。
这还不算婚丧嫁娶,日常出行这些开支。
这便需要家中还有其他营生,比如有良田,或者会些手艺,像董圆圆这样能干的女人抢手,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高云天告诉贾川,还有一个办法便是受贿卖放,收取‘陋规’维持生计。
就是腐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