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仁微微愣了下,说道:“那请庞督随某来!”
“多谢士将军!”
“不敢!”
在庞统的要求下,士仁、费祎二人乘马出营,一行人十余骑绕着樊城而缓行。
士仁指点樊城城郭,说道:“君侯降服于禁之后,率我军包围樊城。时顾忌城中器械充沛,曹仁颇有骁勇,加之恐贼援军南下,遂让诸将修筑重垒,内困樊城,北阻敌军。”
庞统挽着缰绳,瞩目眺望樊城,说道:“昔日山水大雨,樊城可有崩坏?”
“有!”
士仁指着用木料填补的城角,说道:“土夯之城遇水多有崩塌,然贼人却用木修补。今樊城虽有塌坏,但欲强攻城池,怕也不易!”
襄樊二城属于是两汉早期修建的城墙,那时的城墙多是由土夯制作而成,故而遭水浸泡则就容易崩塌。
城墙既有这般特性,凡出众的军事家都会寻求引水灌城,争取尽快攻破城墙。如曹操用兵,其曾三次用水破敌,分别是以渠水破袁术,决泗水擒吕布,引漳水灭袁氏。
如果不用水攻,守军又不出城作战的话。唯有强攻城池,或是与守军硬耗。如刘备围攻雒县一年有余,其间庞统因攻城而亡;曹操攻阳平关积月不下,得群鹿开道,方才拿下汉中。
樊城特殊,汉水得因山洪暴发,从而水淹樊城。故而他与人工蓄水不同,来得快,走得也快。故而樊城仅有小部分崩塌,而非大部分坍塌。
庞统策马缓行,说道:“自七月汉水四溢,今时十一月,我军围樊城已近有四月。却不知城中粮草储备如何?曹仁缺粮否?”
这个问题触及到士仁的知识盲区,下意识看向费祎。
费祎心领神会,说道:“启禀庞都督,据祎所知,贼太守朱治旧襄阳,其以为襄阳在汉南,水势上涨之际,我军舟舸巡游,其城犹如孤岛。故屯大量粮钱于城中,以为久守之用。”
“樊城位于汉北,易得中国兵马支援,故所积之粮当不如襄阳。樊城被围有四月,今以祎之见,其城中所剩之粮当渐乏!”
庞统绕城环视良久,以鞭子指向东门,说道:“撤东门之围!”
士仁吃了一惊,说道:“围困樊城,驻兵留于四门,是为君侯、子明所行旧策。今撤东门围戍,若贼兵至此,樊城之围岂不自解也?”
“不然!”
庞统看向士仁、费祎,说道:“今时不同往日,昔君侯之所以设围,是为忌惮贼人援兵。今君侯屯兵于新野,子明御敌于黄阪。当下外患已消,唯剩樊城内患。”
“如按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