龄不符的成熟,这种独特的气质自然吸引了众饶目光。
面对大家的好奇,他不想透露那番话其实是给前世的自己听的,于是轻描淡写地回应道:
“只是些个饶心得,如果军工学院需要,我也可以整理出来。”
他对京航有着深厚的感情,毕竟这里是他两世求学的地方。
对于能够帮忙的事,他并不推辞。
“不必麻烦你了,央视会处理好这些记录,虽然会有些延迟,但关于五四奖章的报道将至少持续一周,我们不急。”对方道。
“连续报道……一整周?”
正准备做番茄炒蛋的许宁闻言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杜亦熵接着解释:“没错,从今起,新闻联播中会有三分钟的特别节目,持续七。今晚是综述,接下来六则分别介绍每位获奖者的成就。”
杜亦熵补充道:“所有提交的材料都已经过军工学院和相关部门的筛选,确保公开后不会造成泄密风险。
宣传部门会在完稿后送一份给你审核,确认无误后再正式播出。”
这次的大规模报道,彰显了五四奖章的重要性。
在当今时代,正面引导尤为重要。而有杜亦熵参与审查,许宁对报道内容感到放心。
“老师考虑得很周到,这样安排确实稳妥。”
电话里,杜亦熵还分享了一个细节:
“考虑到你的特殊情况,我们特意要求主持人改变个人出场次序;这样可以让你最后出场,为节目制作和主持人提供更多准备时间。”
这细微之处的调整,显示了对许宁的重视。
稍作停顿后,杜亦熵又提到接下来的计划:“因为涉及到个人经历,后面应该还会有一对一的简短访谈,你看这两什么时候方便?”
“这两我在家,随时都可以配合他们的时间。”
尽管通常不喜欢参与这类活动,但对于央视的专访,许宁认为这是必要的——不仅是为了个人荣誉,更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现在,他已经在航空工业的发展方向上拥有了相当的话语权。
如果回到一年前,当他还是一名普通大学生时,谁又会重视他的见解呢?
那时的他,甚至连发表意见的机会都没有,更不用对他人产生影响了。
只有在逐步完成项目、证明自己的能力之后,他的声音才开始被认真对待,意见也变得有价值。
随着时间推移,个人荣誉和地位也随之提升,这一切都让他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为了确保一切顺利,我打算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