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雕旭可不会惯着英国佬,继续大力支持亚洲人民反抗英国殖民主义者。
对东巴势力攻伐印度半岛更加上心,军需物资无限量五折大赊销。
获得大量军需的东巴势力像被打了鸡血,进攻更加凶狠,大片印度半岛土地被收入囊郑
英国殖民军地挡不住,不得不开始大量武装印度教势力,这也为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敲响了走向终结的丧钟。
获得英国大力支持的印度教徒开始和东巴穆斯林对阵厮杀。
虽然都是最材菜鸟,但架不住人多,打得有来有往。
双方逐渐僵持在印度半岛中部地区拉锯。
这也是漆雕旭所希望的战线分割范围。
一旦印度教徒在英军的支援下不敌,漆雕旭就会主动增加空中火力支援,
确保东巴势力能稳住战线。
印度半岛战争在英军和那加兰自治区的支持下进入了相持阶段。
1946年6月,国共内战终于爆发。
国军从内战一开始就不是兵强马壮共军的对手,节节败退。
美国开始大力支持国军各种武器物资,苏联也态度暧昧。
国共双方的战线也进入拉锯状态,短时间内很难分出胜负。
漆雕旭则在那加兰自治区大力开展经济建设。
百废待兴,道路、桥梁、民生设施全部铺开。
在金雕集团雄厚的资金、物资支持下,那加兰自治区的经济快速发展。
此时东南亚民生凋零,漆雕旭趁此人工极度便夷机会在那加兰自治区北部大山中大量开挖将来可以隐藏核武器深入地下的掩体。
那加兰自治区的统治面积只有89万平方公里,打核战的话是不够看的。
所以在开挖地下掩体之余,核潜艇的建造被提上重要日程。
漆雕旭打算从那加兰自治区工业体系慢慢建造四艘攻击核潜艇,另外从系统商城购买十二艘的半成品零部件组装,这样成本就会很多。
只要保证有六至八艘核潜艇战备值班,那谁想用函攻击那加兰自治区就得好好想想后果。
随着那加兰自治区工业的持续发展,电力开始出现短缺。
漆雕旭暂时还不想建造虹站引人瞩目,于是那加兰自治区北部丰富的水利资源开始计划利用。
只要沿着地势落差逐级建立水电站,能满足那加兰自治区很长时间经济发展的电力需求。
随着形势发展的需要,那加兰自治区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搬迁到后世拥有将近两千万人口的达卡。
这里的居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