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钢点点头道:“好,今晚就彻夜进攻。”
入夜后,机炮团每一个时就派一千人出击一次,整晚枪炮声几乎无停歇。
战至黎明时分,火力人数处于下风的富县国军伤亡接近三千人,他们顶不住了,撤出富县向庆阳方向转进。
漆雕六日对于内战,能放过则放过,留一点元气明年跟日本干仗,也就没有对富县退走的国军加以追击。
贾钢也终于松了口气,精神紧张彻夜不眠地指挥部队作战,让他非常疲惫,好在富县终于打下来了,夜里进攻伤亡也有所降低。
富县一一夜的进攻战,机炮团的菜鸟们伤亡了六七百人艰难拿下,这些刚加入红军的矿工们再也没有前一段时间轻松惬意的表情。
富县一打下来,机炮团回归苏区的路线上就基本没有敌人阻拦了。
后面的甘泉县守军基本被抽调至富县协防,甘泉只剩下一个连的国军守卫,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为了将红军逼至黄河东岸的狭地带并予以歼灭,国军从4月中旬开始,调集了15个师和两个旅的兵力,从北、东、南三面形成了一个弧形包围圈。
同时,国民政府还命令东北军和西北军的一部分人马沿黄河北上,封锁红军的西渡退路,企图在黄河东岸的隰县、石楼一带消灭红军。
面对这种严峻形势,红军总部认为在山西的作战条件已经不利,而陕西、甘肃则出现了更有利的局面。
因此,他们决定于4月28日让东征部队西渡黄河,执行新的战斗任务。
5月2日,渡河命令下达后,红军立即开始行动。
到5月5日,东征红军分别经清水关、铁罗关有序地渡过了黄河,并在延业、延川、永坪地区集结休整。
至此,国军围歼红军于黄河东岸的计划也彻底破产。
5月5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停战议和一致抗日”的通电,即“五·五”回师通电,标志着红军的战略转移取得了重大胜利。
红军总部向南京政府发出呼吁:
“为了民族的存亡,为了国家的未来,必须在全国范围内,首先在陕甘晋地区,停止内战,让双方能够坐下来,通过互派代表的方式,共同商讨抗日救亡的具体策略。”
这不仅是一种政治智慧,更是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与担当。
红军的诚意并非空谈,而是以实际行动来证明,决定退回河西。
这一决定不仅标志着东征战役的结束,更是红军对抗日的坚定决心和诚意的体现。
东征的战绩辉煌,意义深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