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烧街行动,由于他刚刚与红军交战,他坚信红军已经前往了大树堡,并认为即使红军要来安顺场,通过彝区也需要时间。
这个川军营长不仅保住了自己的房子,还违反军令偷偷藏了一条船以备不时之需。
而这条船,正是后来18勇士用来渡河的那一艘。
红军的攻势太过迅猛,这个川军营长在逃跑时并未能用上这条船,他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摔伤了腿,只能无奈地逃入山郑
这些事情都是紧密相连的,没有红军在大树堡的声东击西策略,没有行之有效的彝民政策,也就不会有安顺场渡口的那条救命之船。
快速抵达大渡河边的先遣团,只剩下了4发迫击炮炮弹。
红军强渡行动开始后,两岸的重机枪都在全力扫射,北岸的川军往河里打,南岸的红军往河北岸打。
红军先遣队的首长们都聚集在前沿阵地,焦急地看着河中的渡船。
红军高层点名红军总部炮兵营营长亲自操纵迫击炮炮,前三发两发命中,成功摧毁了河对岸的川军碉堡阵地。
最后一发更是立了大功,当时红军十八勇士已经登陆北岸,川军看到人少,就冲了出来发动反击,结果炮兵营营长的第四发炮弹直接落在了川军冲锋队伍中,一下子让敌军慌了神。
此时漆雕六日带领的山炮组也赶到了,架起山炮精准轰击敌人,m2大口径重机枪的威慑力也很恐怖,川军哪里见过如此精准的炮击和重机枪点射,被炮弹炸得哭爹喊娘,被重机枪凶残的火力吓得瑟瑟发抖。
红军渡河后续部队趁机陆续登陆,北岸敌人很快被打散了。
5月26日,红军主力抵达安顺场。
每个红军战士都扛着两根毛竹,连红军高层都扛了四根。
然而这些毛竹并不能解决红军渡河的问题。
因为这里的地形无法架设浮桥,而竹筏既危险又运力有限。
每次渡船最多只能装载四十名战士,而且每次都要把船拖到上游1公里处才能开始划桨渡河。
这样一次渡河就需要花费一个多时的时间,船工们非常疲惫不堪,即使24时不停地渡河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将全军送过河去。
时间紧迫,后面10万国民党中央军只需7就能追上来。
而且对面敌人也在向这里集结,不用一个月,可能10内就会全军覆灭。
红军陷入了绝境之中,他们面临着重复60年前石达开一样命阅危险。
面对这样的困境,红军必须采取果断行动。他们决定派兵去抢占300多里开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