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铉转身折返:“我在内阁的时候有个同僚,叫方孝孺,殿下们应该听过,是宋濂先生的学生,呃,起这个岐王殿下应该知道,他和宋文远也是同辈。”
“若是殿下打到应,能不能留下他的命,他这个人哪儿都好,就是有些愚忠,到时候肯定会闹得很不愉快,可是学院真的需要他,所以我在这恳求两位殿下了。”
“放心,他只要不是巨奸,留下他没有问题,到时候给你送到书院去,你做院长,他就做副院长好了。”
朱棣答应了下来。
“哈哈,太感谢两位殿下了,方孝孺的名气和学问在我之上,到时候让他来做这个院长,以他的号召力,咱们的学院会成为北方最大最好的学院,到时候源源不断的士子都会输送到燕王殿下的麾下效力。”
“你怎么知道我能赢?”朱棣问道。
铁铉指了指上:“太祖皇帝看着呢,殿下师出有名,输不了。”
“那就借你吉言了,科举没剩下几个月了,若是着急,铁先生就出发吧。”
铁铉带着文书连夜离了济南府,第一站便是西安,现在最缺的就是钱和人手了。
“叔父,你觉得铁铉能把书院打造好吗,我总觉的有些太过于仓促了。”朱棣一边问着,一边让人去将多阔喊过来。
李星寒摇摇头:“其实并不算仓促,既然有了这个计划,加上我们手里也有些剩余银子,那就不如就直接让铁铉这个将来的闲人去办,咱们这场仗不一定要打几年,身后读书人代表着的悠悠众口也很重要。”
“不别的,几个月后这次科举,北方士子能入京参加,他们十有八九就会觉得,燕王殿下既然让我们去考试,那就不是要造反搞独立,不然也不会让我们去朝廷的地盘上啊,如此一来,一二间,咱们奉靖难的名头就坐的更实诚,也不至于后边被逼的掏出证据,朱家的脸面也保得住了。”
“言之有理。”朱棣笑道,“叔父今就别回去自己军帐了,我手臂受了山现在还不是特别利索,叔父帮我看看?”
“行,可别让你变成残废了。”
“哈哈,这话的,也就叔父敢调侃我了,我看这次靖难开始,身边的人都有些畏惧我了,挺没意思的。”
“畏惧你,证明你有鳞王气象,好好打仗,真若是朱允炆死不认罪,你肯定比他要干得好。”
这次的战役战线拉的很长,死伤也很重,休养了足足一个月才让燕军恢复了元气。
利用这段时间,朱棣再次强化了部署和底牌,等着和盛庸在兖州会战。
张玉的儿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