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可能!”
“即使现在还没有,警方也开始放松对使馆区的管控,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头,拦截到一条消息!在第四区,觉得你也许有兴趣——来自大使馆的一个雇员李,住在他楼下的朋友问他,‘好像有两个陌生人进了你的租屋,是你的亲人吗?需要为你报警吗?’,他回答,‘是两个受恐袭连累的朋友,不用为我担心’——”
“调集战术小组,现在马上过去!”
十几分钟后,五六个彪形大汉挤进了狭小的电梯里,对这栋老建筑后期勉强加装的电梯系统提出严峻考验——另一拨人只能走楼梯,他们很快就上到七楼,彼此用眼神交流了一下,其中一人直接按动密码,猛地推门闯了进入。
“gign!”他厉声喊,说的居然还是正宗的法语。“你们已经被包围了,放下武器,立即投降!”
第25章 巴黎(6)
巴黎第四区那间可疑的房子
庙街今天也有新闻——一队反恐警察闯错了街, 直接撞开了空门,就连房东赶到还坚称这是一伙中东恐怖分子的巢穴,直到房东翻出租赁合同, 打通了租客的电话,他们才悻然离去,邻居们聚在一起指指点点,说着各自的方言,对住在这里的好小伙深表同情。房东扬言要向他们的上级部门投诉, 不过到最后他也没要到他们的番号,只拿到了一个含糊不清的电话号码,很多人甚至疑心这是新型骗术。他们纷纷献计, 叫小伙子赶快清理一下个人财物,免遭损失。
不过还好, 除了一碗油封鸭不见踪影,小伙子藏在床板底下的一把枪和几盒子弹也告失踪之外, 家私平安无事。小伙子还是报了警,把自己的遭遇向警察全盘托出,警察表示爱莫能助, 通常来说在欧洲大部分轻罪(以及部分重罪)他们都爱莫能助, 这不是说警察系统有多腐败,只是警力不足是世界性问题。虽然有电话号码作为线索,但案件侦破的可能性仍然极低。
“荒谬!”老刘回到公寓里的时候愤愤地说,“这样的城市还怎么住人?赶得上中国了!册那大白天闯空门,没有王法了!”
像是老刘这样的中年男人是很典型,
就好比伊斯坦布尔机场的那位lv男,大概是年轻时的烙印太深,不管自身境遇如何,中国政府必须是天下最大的反派,形容巴黎变坏——赶得上中国了,政府派飞机来接滞留旅客,背后也必定深藏阴谋,就是让他免费上了飞机,也还是难听得到一声好。
和这种厌弃相对的是对外国人在中国超国民待遇的狂热追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