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上有打斗痕迹,当即朝着沈念道:“子珩,家丑不可外扬,速速关门!”
马自强处理这类事情已是轻车熟路。
只要能关门解决的事情,就关门解决。
一旦传到翰林院外。
那惩罚肯定是逃不了的,严重了,可能还要打板子。
他也知依照王锡爵与申时行的关系,大打出手,一点都不令人感到意外。
“说说吧,到底怎么回事儿,怎么将子珩也牵扯进来了?”马自强问道。
当即。
申时行、王锡爵各自气呼呼地将打架的经过讲述了一遍。
沈念将他所见的情形也补充说明了一番。
马自强站起身,缓缓道:“国子监那群监生也确实需要调教调教了,半个京城流传的都是他们的是是非非。”
国子监监生,主要分四种,分别是荫监、举监、贡监、例监。
荫监,即靠祖上之功而特招入学;
举监,即选拔出的年岁二十五岁以下,较有天赋的落第举子。
贡监,即地方府州县学举荐的优秀生员,如今在家养老的吴承恩就曾是这种。
例监,即以缴纳钱粮或其战马入学的生员。
明初,朝廷缺官。
监生甚至直接能被任命为知县甚至一州通判。
但当下,南北国子监的监生备案者足足有万余人,外加科举人才甚多,他们若不参加科举,根本分不到官。
于是乎,一批批没能力中举的监生,结业后便只能被委派到偏远地方,穷其一生都只能当个七八品的小吏。
在这样的情况下,监生们看不到光,便没了志气,教习们也没有了心劲去教。
许多人在官路不通的情况下,便想着著书立说,即使不能做到王阳明那样,也能聚拢一众学徒,吃喝无忧。
故而监生们不爱学,而爱辩,爱议朝政,爱讥当权者。
更有甚者,经常缺课,经常出入茶馆酒肆,青楼瓦子,只顾享乐风流,快活在当下。
这也导致国子监几乎成了放养官二代、军二代、商二代的地方,在朝廷的地位越来越低。
马自强站起身来。
“我觉得汝默所言不错(申时行,字汝默),我建议除了给监生上课外,也应给国子监众教习上课!另外,不用修撰、编修们去,子珩去更合适!”
此话一出。
申时行、王锡爵、沈念三人都几乎石化了。
这好像更侮辱人了!
沈念再厉害,那也只是个从七品。
王锡爵愣了一下,先朝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