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陆冠英虽在朝中任职,却也从未忘记自己是陆家子孙,更不会做出出卖家族之事。此番前来,实是为陆家着想。”
那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依旧满脸怒容,不屑道。
“为我们着想?度田令一下,我陆家田产锐减,收益大减,这就是你的着想?”
陆冠英深吸一口气,耐心解释:“长辈,如今时代已然不同,金国吞并宋、大理,下一统。
陛下推行新政,虽会触动世家利益,但从长远来看,实则是为了下百姓。
如今百姓苦于土地不均,丰收之年仍有饥寒之苦。
度田令推行后,能让更多的土地得到合理分配,让百姓有田可耕,有粮可食,如此方能下太平。”
这时,另一位出言指责的族老冷笑一声:“得好听,你不过是被那金国皇帝洗脑,才来为他卖命。汉金不两立,我们怎能轻易配合胡饶政令?”
陆冠英神色愈发恳切,朗声道:“这位长辈,您误会了。陛下虽出身女真,却重汉学,深知华夏文化博大精深。
陛下推行女真汉化,倡导女真人和汉人平等,就是希望消除民族间的隔阂,让大家同为华夏子民,共铸太平盛世。”
那族老却依旧满脸不屑,啐道:“哼,得轻巧,不过是些笼络人心的手段罢了,谁能信他?”
陆冠英不慌不忙,继续道:“朝廷愿意出售最新纺纱机器和织布机器给合作家族,协助大家建立工坊,还实行五年免税政策。这是实实在在的扶持,是为家族开辟新的生财之道。”
此言一出,原本喧闹的大厅瞬间安静了几分,族老们面面相觑,眼中露出一丝动摇。毕竟,这对家族产业的转型发展来,是个难得的机遇。
江北的棉布还有一种称之为化夏布,这几年在江南也深受百姓喜欢,尤其是化纤布,耐磨的耐洗的特性深受百姓喜欢。
一位稍显年轻、思想较为活络的族中子弟忍不住开口问道:“冠英兄,这事儿当真?那机器工坊如何运作?”
陆冠英见众人态度有了转变,心中一喜,连忙详细解释道:“自然当真!这纺纱机器和织布机器,朝廷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研发出来的,效率比传统手工高出数十倍。
建立工坊后,可大量雇佣附近百姓做工,生产出来的布匹质量上乘,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五年免税,能让家族在前期积累足够的资金,扩大规模。
如此一来,即便土地收益减少,家族的财富也不会缩水,反而会迎来新的增长。”
其实杨康早就有放开部分技术到民间去意思,像这种轻工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