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冒昧来访,是想再与先生好好聊聊那西北工业大学之事。”
二人分宾主落座后,杨康看着耶律楚材,一脸诚恳地道:“先生,前几日与您谈及那大学一事,回去后孤思来想去,越发觉得这所大学缺了您可不校如今大金百废待兴,正需这大学培育出人才建设大金,而能担起引领办学重任的,唯有先生您呀。”
耶律楚材微微皱眉,轻叹了口气道:“殿下,楚材上次已言明,实在是没了那份心力去操持办学之事了,还望殿下莫要再为难楚材了。”
杨康赶忙向前倾身,急切道:“先生,孤深知您顾虑重重,可这大学关乎大金未来,关乎万千子民福祉啊。您若出任校长,孤愿以太子之尊全力支持,无论是师资调配,还是学府建设,一切皆依先生之意。先生就当是再为这下出最后一回力,圆了孤这心愿,也给大金的未来添一份希望呀。”
耶律楚材面露犹豫之色,沉默良久,终是缓缓摇了摇头道:“殿下,您的好意楚材心领了,只是楚材如今只想安安静静度过余生,这办学育饶担子,实在是不敢应下了,还望殿下体谅。”
杨康见状,眼中满是失望与无奈,却也知道再劝无益,只得起身告辞,落寞地走出了耶律府,那背影仿佛承载着未达成所愿的沉重。
又过了些时日,杨康仍对聘请耶律楚材之事念念不忘,打听到耶律楚材在渭水北岸钓鱼,便又一次前往。
杨康沿着渭水北岸寻去,果见耶律楚材正静坐在岸边,手持钓竿,专注地盯着水面,那模样似已全然沉浸在这垂钓之趣中,超脱于尘世之外。
杨康轻手轻脚走近,站在一旁,待耶律楚材察觉时,微微一惊,刚要起身行礼,杨康赶忙伸手阻拦,笑着道:“先生今日好雅兴啊,这渭水之畔,倒是个清净自在的好去处。”
耶律楚材苦笑一声,放下钓竿,回应道:“殿下又来寻我,想必还是为那西北工业大学之事吧,楚材已多次表明心意,实在是难以从命呀。”
杨康却并未在意这话,而是缓缓在耶律楚材身旁坐下,目光望向那悠悠渭水,轻声开口道:“先生,今日孤来,并非想强行劝您应下那校长之位,只是想与您聊聊这世间大道。先生可知张载先生的‘为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横渠四句?”
耶律楚材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思索之色,“自是知晓,此四句尽显仁人志士的胸怀与抱负,令人钦佩不已。”
杨康接着道:“先生一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心怀报国之志,过往虽历经波折,可这报国为民之心从未消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