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人稀奇。
毕竟几月前,除了朱燚外,那四人才爆发过冲突,甚至都到了斗殴的地步。
果然足够的利益加持,再大的恩怨都能放下。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圣人果然诚不欺我!
对面那队,除了李玉青,闫泽还真不认得。
不过四人看起来都自信满满,且精神面貌焕发,看起来应当也是有一定学识的,不然哪敢上这种辩论场。
与现代辩论不同的是,大历朝的辩驳不分一辩二辩这些,而是自由发挥。
首轮是一对一辩驳,随后是质询等。
每个论题一炷香,不分胜负,最终由学政大人及四位书院的山长一同评定,选出最佳者。
第一场一开始,场面火药味便十足,你来我往,引古讽今,例子是一个接一个,咬文嚼字。
不仅场中的人沉浸入,就连围观的学子也被他们的思维在互相拉扯着,一下子觉着这方有理,一下觉得那方有理。
完完全全已经被吸引进去了,在脑中进行一次彻底的头脑风暴。
闫泽不仅投入其中,他更多的是观察,观察他们每一个饶发言。
从辩论发言中可以看出,独孤逸的文章应当是更偏向词藻的华丽,却务实不足。
赵玉青则更加务实,易懂,但是就文章而言,他可能会更为吃亏,毕竟文章还是需要词藻的堆砌及古今文人名言的铺垫。
可以看出出身的不同,影响也不同,独孤逸应当是有一个好环境,而赵玉青浏览的书不多,他就会特意将文章及遣词造句往通俗,务实去走。
要是两人可以中和一下,那应当文章能更上一层。
两人似乎也从对方的辩驳中,找出了自己的不足,所以在之后两场,相对于第一场来,独孤逸不再高高抬起,而赵玉青也不再只接地气。
闫泽不得不承认原书主角攻独孤逸确实是有才学的,只要他能保持本心,想来应当能闯出一番地。
但就目前来看,闫泽对独孤逸评价不高,他才学够,但却没有修德,从之前的话做事来,闫泽是不愿与他为伍的。
这些人中,反倒是他那好友朱燚,表现得最为突出,他该起的起,该落的落,既不空洞独有词藻,又不平淡无起伏。
可以融合得很好,而且提到的点往往十分犀利,令人辩无可辩,攻击漏洞,把握优势。
白仲楠和李俊朋表现得也不错,虽有些不够严谨,但是观点都十分新奇。
十个人表现都很好,实力不相伯仲,就是因为实力相当,场面才尤为激烈,才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