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也是极其不利。
世家本就田产多,掳去的流民多,家族中拥有的劳动力自然就更多,能生产出更多的粮食,从而有更多的财富,更别提世家豪族都有私兵,这些流民中身体强壮者更就成了他们的助力。
而对于这些流亡的百姓来说,其实不少人也是愿意成为豪族的隐户,至少能有个庇身之处。但这都是走投无路之人才会如此,但凡有选择,他们都不会如此,既是隐户,那便是在官府籍册上都再无此人,即便是被主家欺辱、打死,也都没个讨要说法的地方。
而曹操出去征战,将一路遇到的流民尽数带回兖州,却不是将他们掳为隐户,而是想让其留在兖州,重新编订户籍,将他们登记在册,然后开荒种地,这样兖州才能不断产出粮食,他这个兖州之主才能有赋税可收。
曹德之前就听二侄子曹丕提到关中地区的李雀、郭汜火拼,都波及到了都城长安,而南匈奴中一些部落也趁机南下烧杀抢掠,天子出逃,百姓流亡。
想必他哥上次捞了不少人回来吧。
曹德:心动.jpg
如今再折返回去找亲哥肯定是来不及,但不过曹操虽然要出征去,却也留下了不少人坐镇,其中就有荀彧,若是能让荀先生开口应下,此事也能成。
可荀先生虽看着温和儒雅,其实比他哥还难搞,曹德叹气,要怎么才能从一个非常讲原则的人手上抠出东西来呢?
曹德在降卒营里逛了一圈,确保各个作坊基本上都还是正常运行,只是目前建学堂这一项工程给耽误了。
“若是再过一段时间,等将鱼塘这批鱼虾捕捞晒干,估计到时候就有人手了……”曹勇开口道,这收鱼与旁的事宜不一样,只用忙一阵子,等将这些活都做完,这些人手也就空闲下来,他觉得可以安排去建学堂。
只是他也不明白,小郎君何必要建造这么多的学堂。如今不仅仅是降卒营的小孩子们都被父母送到学堂里,就连周围离得近的一些庄户人家,也将他们的孩子送了过来。
基本上都是穷苦人家,根本交不起束脩,就拎了一篮子的腊肉与果子给教书先生。这些学堂可不是那些教书先生开的,他们都是每月由小郎君发放俸禄。
这事曹德也知道,那些庄户的孩子他也收下了。如今学堂里的生源主要就是降卒营孩子,但建学堂是可以赚虚拟币的,若是能扩大招生,这对他来说可是好事,而且都是现成的资源,添加一些庄户孩子并不会提高什么负担,当然不拒绝啊。
不过若是招收到的庄户孩子多了,那就要拿一个章程,制定周全的规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