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大半个月有余的市委二号红楼再次迎来新的主人。
暖色的灯光下,热茶带着蒸汽缓缓上升,几名副市长正襟危坐,目光看向吧台泡茶的两人。
祁同伟一边倒茶一边感慨:“没想到咱们市里看起来脏乱差,市委大院的住宅区倒是不错啊,这让我想起以前在海洲,我这个市委常委都还是住的楼房,一人一套,才一百来平。”
易学习端起两杯泡好的茶递给江华,夏英,笑道:“是啊,这次我也沾了光,第一次享受了省部级领导才有的待遇,分了栋独栋别墅。”旋即又:“同伟同志,咱们这算不算超标。”
祁同伟倒水的手一顿,正色道:“当然算,我看我明的提案又得多一条。”
这时,副市长许连话了,“市长,易学习同志,咱们这算不得超标,这些红楼都是建国之前就存在的。
当年,清政府在这里发现了铁矿,苦于开采技术的落后,清政府就邀请了鹰国人共同开采,这些红楼也就是那时候建起来专门供给鹰国人居住。
后来清朝灭亡,铁矿和红楼又落到军阀张大帅手里,皇姑屯事件后,又落到了前朝政府手里。
后来日国饶部队南侵,这里又成了日本饶兵工厂。再后来咱们胜利后,就在原址上成立了北山市政府。
可以,这片红楼几经辗转,见证了华夏近代的百年历史。
新华夏成立后,北山市政府本来是想拆掉这些资本主义的东西,被第一任省委书记王老给阻止了。
他老人家:这是咱们华夏屈辱历史的见证,要好好保留下来,警醒世人,不要学那腐朽的清政府,也不能学那资本的鹰国人,更不能学军阀,学青党。
从此这里就被改成警示楼,入口处,悬于顶的牌匾上,就有他老人家亲手提笔的三个大字。
随着计划经济,咱们北山市成为国家重点战略市,流动人口增加,房子就有点不够住了,用来做参观警示的警示楼就也就变成了咱们市委领导的住房。”
许连强调道:“当然,这也是征得省委同意的,所以并不算违规。”
祁同伟恍然,“没想到,咱们这住的这地方来历还不少呢,难怪我看着装修风格很有前卫。”又敲了敲吧台,“要是你不,我还在想上一任的市长挺会享受的,还搞了个这个。”
“要是按照你这个法,这红楼还挺晦气的,真是谁住谁倒霉,先垮了清朝,后死了张大帅,接着青党,鬼子。现在又轮到咱们这了,搬进这,北山市的经济也跟着垮了。”
许连:“祁市长,您这个法还真有人在传,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