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副书记也在一旁补起炼,“立春同志就是这样,自己把有能力的干部藏着掖着,却让那些能力欠缺,不合适的干部继续担任着重要职务,这可不是一个好的现象,既耽误霖方的发展,也耽误咱们优秀干部上台展示的机会。”
赵立春一时发现自己竟然陷入前后夹击中,猛地他也回过神,自己这是蛋糕拿的太多,让这两位有点不满了,“老何,老韩我不是这个意思,要是省委真考虑把李达康派去林城,我无条件支持。
但我也坚持自己的意见,得给林城的同志留点时间,我听林城班子,常委会好久没开了,原因竟是凑不齐人。
每个领导干部都身先士卒,分配任务,去各省,去京里,还有去国外的,四处拉投资。
或许有些政绩工程出现,但这也是在试错,不正是大胆闯,大胆干的表现嘛。
这时候临阵换将,我认为是不太合适的,当然,要是省委坚持调李达康去林城,我没意见。”
这话时,赵立春明显是带着一点情绪的。
何继云见状也不好把面上闹的太僵,只得将话题转了回来,“行,这事,咱们只是先碰碰头,具体决定,还是先调查研究一下,再做决定吧。
现在咱们还是继续海洲干部的调整吧,我个方案,大家探讨一下。
考虑到海洲市这几年干部成塌方式腐败的情况,对于当地干部的顺序接位,我是不太考虑,甚至还打算继续给海洲换换血。
首先就是常务副市长辛洪亮同志,我提议让其到省厅来担任一把手。
由高育良同志任市长,虽然他没有多少政府部门的经验,但现在的海洲更需要的是稳定,咱们就开个先例,由一个政法出身的干部,净化净化一下政府系统也好。
常务副市长可以由省政府斟酌一下人员,还有之前海洲市委推荐了一个同志接任祁同伟的位置,经过组织部的考察已经通过,由其出任副市长,江昌县委书记。
至于空出来的市委副书记一职,暂时我没考虑好,老韩,你看看咱们省委有没有合适的人选也可以推荐一下。
另外海洲还有一名副市长到线,我打算让我的秘书毛兴下去,你们看看,还有没有什么补充的。”
赵立春,韩明对视了一眼,相继表示赞同。
赵立春从省政府办公厅推荐了一名干部担任常务副市长,韩副书记也推选的一人接任高育良的位置。
这样一来海洲这块蛋糕算彻底分割好。
何继云充分展示了自己一把手的大度,只拿了个副市长的位置。
对于高育良担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