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透,素雅的裙摆绽开一朵娇艳的花,随波沉浮。
……
觅瑜的生辰在九月初六。
赵家素来没有大办生辰的习惯,除了双亲的整寿和兄长的加冠礼,以及她的及笄宴,其余时间,都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顿饭,送份贺礼,便算过了。
因此,她不曾将这件事放在心上,直到九月临近,盛隆和问她准备怎么过,她才恍然想起,快要到她的十六岁生辰了。
她将从前过生辰的情形告知盛隆和:“我在家中时,鲜少大办生辰,不过置一桌酒席,一家人聚在一起,热闹热闹。”
并询问道:“宫中的规矩可是不太一样?太子妃过生辰,算是大事还是小事?是否需要宴请宾客?又需要请哪些人过来?”
“随你心意,你想请也行,不想请也行。”盛隆和道,“你若想请,我就让人拟份章程出来,交给你参考,若不想请,我们两个人单独过,也不错。”
“哦,对了,在你生辰当日,父皇和母后那边会有赏赐下来,如果你准备宴请宾客,记得留出接旨谢恩的时间。”
对于他的后半句话,觅瑜认真地记下了,至于前半句,她则思量了半晌,方道:“一次生辰罢了,不值得劳师动众。”
“但这是我嫁给你后第一次过生辰,若没有半点动静,好像也说不过去……要不,我办一场小宴,略请几个亲戚朋友来聚一聚?”
盛隆和笑了一笑:“东宫设宴,哪有小宴的说法?再者,你准备请哪几位亲戚朋友?是我这边的皇亲国戚,还是你那边的娘家亲戚?”
觅瑜还真的被他问住了。
太子妃于东宫设宴,自然不能只请娘家亲戚,可若是邀请皇亲国戚,那就称不上什么小宴了,是正儿八经的宫宴。
宫宴在外人眼里看来风光,是荣宠的证明,但只有实际cao持过的人才知道,办一场宫宴有多麻烦,不到最后一刻放不下心。
不说远的,就说才过去没多久的中秋宫宴,但凡有一项流程经了她的手,她都不会有那份心思和他在游船上胡闹。
思及此,她改了主意,道:“那便不设宴了,就我们两个人过,支一张席面,喝两盅小酒,庆贺一番,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