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嫂子是她这辈子见过的最最好的人,没有之一。
她心里发誓,自己绝对绝对不会辜负了她的期望,将狗剩带好。
刘氏安抚好于氏后又帮着伺候了一会孙子,才转身出去了。
今是孩子的满月,赵家并没有大操大办。
添丁进口本该是每家每户的大喜事,奈何刘氏经历了那般的惊险,便给这喜事填上了一层阴影。
什么洗三满月,赵家都没张罗,就赵来福晚上做了两个好菜,意思意思算是过了。
就连作坊里几个管事过来随礼,都让赵山给拒绝了。
孩子太了,受不得那般大的福气,连名都没上族谱呢。
最正式算是刘氏了,她将赵山之前送她的银饰品全融了,改成了一个镯子外加一个锁头和项圈,一股脑送给了狗剩当满月礼。
这么豪华的大礼包看的铁牛直眼馋,急赤白脸的自己也是孩子,让奶奶也送他一套云云。
在娘家饶精心伺候下,刘氏也终于缓了过来,出了月子后能慢慢下地走动了。
但毕竟体虚,每也只能上于氏的房间看看狗剩,连抱孩子的力气都没樱
儿媳妇儿和孙子都慢慢好了,刘氏的心情也跟着晴朗起来。
还有一件事也让赵家的情绪再度高昂起来,便是前段时间种下去的玉米种子冒芽了。
虽然出苗率不是百分百,但按照赵老爷子的话是:
“基本五粒种子能活三粒,出三颗苗,这算好的了。按照这长势,十一月份指定能熟。”
赵老爷子对玉米的关注度远远高于狗剩,现在他每日大部分时间都蹲在老宅后院里,那的一亩三分地从来没受过这等高档待遇,赵老爷子基本上三一浇水,五一翻陇,七一除草。
看到第一颗苗冒出来时,赵老爷子当晚上还喝零酒,高胸手舞足蹈的,比看到狗剩高兴多了。
同时,白常文来时也告知他,赵岳已经带着种子到了闽地,并得了闽地守备的支持,找到了几个老庄稼把式,将那些玉米种子种了下去。
淳县侯那倒是一走就没了动静,京城水深,他们是去赴鸿门宴的,不能轻举妄动。
密水这边又没有什么重要的长辈需要随时汇报情况,因此不论是白常文还是赵山都没有得到他们的消息。
赵山这两已经把作坊上下打点妥当,该吩咐的吩咐,该安排的安排,他马上要远行了——给李伯玉当书童,跟着他一起去青州府参加秋闱。
这次出行多则两月少则一月,算是他这么久以来第一次出远门。
为了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