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又道:“我有一文,请山长试读之!”
“愿拜读!”
世人皆知姜逸诗词无双,书法圣道亦独步下,且至少写过两篇以上的传世品级的,可要其它文章,除当初的一篇《放妻书》,世人并未多见。
因此有很多人,尤其是一些儒学正统的士子,对姜逸不服气的原因也正在这里。
在他们看来,姜逸只是精通一些诗词,就获封儒家玄圣先师,实在是水分太大,只有真正的着书立,方才是儒家正统。
韩夫之虽然不是那些酸腐之人,但是听姜逸要写文,心中多少还是有些惊喜。
对于儒家士子来,无论你对姜逸持有怎样的态度,你都不可否认姜逸的才华。
而对于姜逸来,这段时间持续修行,本就是他的计划之一。
“少年大虞——”
姜逸挥毫泼墨,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五个大字。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
“美哉我少年大虞,与不老!壮哉我大虞少年,与国无疆!”
随着姜逸的熟悉,浓郁的浩然正气,于纸张之上升腾。
可此时是韩夫之根本没有去在意那些浩然正气,而是双目紧紧盯着姜逸写下的每一个字。
一开始他只是用眼睛看,随后是心中默读,再之后是声跟读,等到看到最后,心怀激荡之时,已经开始扬声朗诵起来。
朗朗的读书声,在大虞中央大学堂内响。
当听到这读书声,听到这内容,无论是大学堂的教习,还是大学堂的儒生士子们,一个个都忍不住心怀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