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走到门口又顿住了。
她能明显感受到他的态度变化,但又想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元南安仔细回想了一下这一路上的事情,是从哪开始他就有些不对劲了?
她一地倒带,最后停留在出发的第一日晚上。
那晚上,他还来她房间同她话,后来爹爹过来给她送了药,叫他一起出了门……
好像就是从那晚之后,第二日开始他就没总凑在他身边了。
为什么?是那晚发生了什么吗?
……
这一路上,元祁玉坐在周山的车上,听他讲那些商路上的故事打发时间。
周山是扬州人,做的买卖是将扬州的一些棉布卖到西北。
他没多少本钱,购入的这些棉布也不是什么很优质的料子,但卖去西北也有的卖。
走这一趟,全然是靠体力赚个辛苦钱。
元祁玉摸着那些棉布料子,开始对周山的买卖感兴趣。
从前他一直被关着,连黑山村都没有走出过半步。
后来跟着娘亲从扬州到京城,过上了安安稳稳的生活。
那时候他最喜欢的,就是听沈云舟给他讲自己四处云游的故事。
后来又听外舅公讲书,讲到涯四方各有风景。
他一直不能想象,那些不同的景色究竟是什么样的。
但此次这一路上走南闯北,从京城到西北。
起先是宽阔的平原,再翻过几座山,往西会经过荒地,甚至还要行走在沙漠边缘。
路途漫长,但景色的不断变化让元祁玉每日都很高兴。
每醒来都会面对新的风景,这样的感觉让他很满足。
所以这些日子他总在想,自己以后做什么才能像现在这样呢?
周山的出现给了他新的启发。
或许他长大了也可以像周山这样?只要做买卖,就可以去很多不同的地方了。
想到这,元祁玉不由得振奋起来。
他很想立刻把这个想法告诉爹爹和娘亲。
但爹爹娘亲还不知在哪,于是乎,他又在这日落脚的城池,寄出了一封信。
信的内容非常简单,只有短短几行字:
老三儿,
安好否?剿匪否?
玉想做生意。
三儿
他倒也不是征求元恒的意见,纯粹只是想找个合适的人分享一下。
信一如既往是寄到京城的晋王府,寄完信,他很是高胸走在路上,思考着自己的“生意大计”。
他细细在心底算了算自己还剩下的盘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