赳赳奔赴潭柘寺。
剩下的三万多灾民,朱祁镇最后决定,在潭柘寺山下东南方的空地上,建造一座城镇,把这里的灾民和其他几处收容点的人全部送到那里,一来,这里的男女老幼都是免费的劳动力,二来扩充的兵员都是他们的子侄亲属,有了城,就有了家,新兵们就可以安心训练,城里的人可以去山下的兵工作坊做工养活家人,或者在山下开垦荒地种田。
干就干,在施粥五后,由锦衣卫和龙虎军的护送,城外所有灾民陆续抵达了潭柘寺山下。
朱祁镇让人在灾民中招募泥瓦匠,石匠,木匠等有一技之长的人,全部参与建城,这些有技能的人不仅每可以领到10文钱的工钱,还能每吃上三顿饱饭。这让他们干活的积极性瞬间提高不少。
为了提高建城的速度和质量,朱祁镇将大青砖的烧制方法写出来送给了工匠们,工匠们实验了两三次,第一批合格的青砖就出窑了。
于是,几十个炉窑日夜不停的挖土做坯,烧制青砖,工地上干的热火朝。
那些干不动重活的老人妇女儿童,有的帮助工地送饭送水,有的砍柴烧火做饭,每都能从工头那里领到2至5文钱,每个人都觉得日子有了盼头,都对朱祁镇这个皇帝感恩戴德,甚至有父老提议要给朱祁镇立生祠。
朱祁镇听后表示非常高兴,但难以接受,并下旨此风不可助长,要爱惜民力,同时再次提高参加建城民工们的待遇。得到消息的人们短暂沉默后,纷纷对着京城的方向高呼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