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的功夫,“官员晋升名册”重新回到了御案上。
宣德帝手执朱笔,圈中“裴玦,晋升江淮盐铁转运使”,直接打上巨大的叉叉!
吏部尚书惊呆了,前后不到半个时辰,敲定的晋升就变卦了?
福公公一脸淡然,任凭他是谁,惹了小郡主不快,保准落不着好。你瞧瞧,裴玦花了巨银上下打点、左右运作一年多的肥差,就这么……没了!
说没就没啊!
宣德帝还把晋升名册甩到吏部尚书头上,怒斥:“让裴玦好好反省反省,哪做得不够,哪改。”
吏部尚书一头雾水,在陛下盛怒时却什么都不敢问,只低头垂眸一叠声地应下。
吏部尚书捧着名册再度走出大殿,正巧偶遇前来的太子,忙躬身请安:“太子殿下。”
大殿里的裴海棠听了,给皇舅舅捏肩的手指蓦地一顿。
第3章
福公公送走吏部尚书,笑着请太子入殿。
太子朱清砚压低声音打听:“棠棠可是在里面?”亲近的人都唤裴海棠为棠棠。
福公公笑道:“回太子殿下,昭阳郡主不在。”
朱清砚不信:“福公公又与棠棠合起伙来骗孤?”这样的事儿,调皮的小丫头以前可没少干。
心头惦念裴海棠,朱清砚加快步子进了殿。
不料,这回福公公竟没哄他,宽敞明亮的大殿里真没她的身影,只瞧见威武的父皇独坐御案边批折子。
朱清砚一怔。
她人呢?
先头明明见小丫头朝紫宸殿这边来了,莫非中途拐去了别处?
呃,裴海棠只是寻了个拙劣的借口辞别皇舅舅,从后门跑了。
径直去了皇后娘娘的栖凤殿。
“可是棠棠来了?”
还不等裴海棠迈入正殿,得了消息的高皇后便从内殿赶了出来,在门口将裴海棠搂了个满怀,嘴里“心肝肉肝”地唤着。
高皇后是宣德帝的继后。
她出身河东的书香门第,少时饱读诗书又热情大方,尤其还是安寿公主(裴海棠娘亲)的闺中密友,当年元后薨了后,宣德帝就是看中她这一点,才力排众议将门第一般的她立为中宫皇后。
“我的儿,你可算是来了,皇舅母都盼了你两个月了。”
自大婚后,裴海棠便一直没进过宫。
高皇后携了裴海棠小手就往正殿主位上带,两人挨着坐一处,高皇后捧着她小脸仔细端详一番,那个心疼,“瞧你,都把自己折腾瘦了。”
随后,便催着宫婢赶紧端来滋补的腊八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