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防范衡州和湘潭方向的明军,除了阻断南面明军袭扰的五千余兵马之外,他还需要部署北面,特别是湘江入湖口,阻击明军水师的行动。
朱慈烺在湘东北,湘中,放弃了除岳州府城,长沙府城之外的几乎所有城镇,大军全部收缩回了城中的据点。但在湘南,则是另外一种部署,那里有山河阻隔,清军无法迅速出击,只是仗着兵马强盛,对这些地方有威胁。
清军的哨骑从主力进入长沙府城外围平野的第一天开始,便不断开始不断往南袭扰侦察,试探湘潭,衡州等地明军的实力。
不过,坚固的城池,充足的补给,还有不久之前朱慈烺在江北取得胜利,都使得明军虽然节节收缩,但士气依旧得到了保持。
对于清军的袭扰,明军早有准备,多尔衮派出的哨骑被连连击退,明清双方没有在岳州府城,长沙府城展开激烈的哨骑战,反而在湘南每日都有十几人伤亡,旷野上不断倒下两边骑兵士兵的尸体。
要知道,那些起伏的丘陵群,丘陵上生长着的灌木丛,以及河谷平原上分布着的荒废破败村庄,都是哨骑作战埋伏的极佳环境。
朱慈烺既然费尽心思,将清军引入长沙府,必然是早有准备,在多尔衮将注意力放在长沙府和衡州府的时候,陈福在荆州府,又开始了新的行动。
陈福此时策马立于虎渡口,遥望北面的清军大营。多尔衮刚领着清军主力南下,李过便开始了对城外清军的袭扰和试探。
多尔衮在城外留下了近两万大军,其实也是防着朱慈烺趁他南下,集中兵马突袭荆州,他留在岳州城外的兵马,同样有这样的作用。
不过,他对于朱慈烺的军力,终究还是低估了,特别是洞庭湖水师的实力,此前朱慈烺将水师分成了两部分,根本没有尽全力。
陈福举着手中的“远镜”,视野中北面的清军大营大门处,高高飘扬着数十面旗帜,那个大营驻扎着三千余清军,主要是绿营军。
荆州城外围的地形十分平坦,附近的树木早已经被明军砍光,运入城内作为燃料,清军只能到远处砍伐树木,所以建造营寨,也耗时颇久,尤其是冬天土硬。
或许是吸取了荆门州之战的教训,清军在每一座大营外围,都挖出了两道壕沟,内侧的那一道还特别深。
而除了挖壕沟的土壤之外,清军同样还有利用了附近的荒村土石作为建筑材料,构筑营墙,十分坚固,明军不动用火炮的情况下,几乎没有攻破的可能。
陈福在等到李过派人送来的塘报时,时间已经来到傍晚,天色早已大暗,从远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